百度分享加载中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作者:星云法师   来源:网络   发布:灵岩灯   时间:2014-10-31 10:53:01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继昨天讲过「人间佛教的戒学」之后,今天我们要进入「戒定慧」三学的第二个修学层次,也就是「人间佛教的定学」。

  讲到「定」,人要有「定力」,才不会被世间的称、讥、毁、誉等「八风」所动。一个有定力的人,喜怒不形于色,苦乐不萦于怀,甚至如果修定有成,能把吾人 本具的般若自性开发出来,则即使面对生死,也能无忧无惧,这就是最快乐,最为解脱自在的人生了,所以「定」的修持,对人生有很重大的意义。

  所谓「定」,一般和「禅」并称为「禅定」,就是精神统一,意志集中,也就是令心专注一处,远离散乱浮沉,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所以《大智度论》说:「禅定名摄诸乱心。」定能息缘净虑,摄心觉道,是修学住心的法门,一般称为三昧、三摩地、等持、正定等。

  「禅」与「定」向来被视为是一体的,所以「定学」通称为「禅定」。所谓内不为妄念所惑,是名为「禅」,外不为境界所染,是名为「定」;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进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

  因为禅定能让人「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因此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远在佛陀时代,修习禅定就已普及当时印度的宗教界,后来随着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禅宗祖师将印度注重瞑思的风格,融入生活中,达到动静一如的定境,开展出中国独特的务实禅风,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讲到禅,很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拈花微笑」,这是禅宗最古老的公案。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有一天,佛陀在灵鹫山,当时有一大梵天王,为了让 今世、后世的众生获得利益,便以金婆罗华献给佛陀,并且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花示众,当时与会的百万人天大众,大家面面相觑,无法 会意,只有大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通,破颜而笑,于是佛陀开口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于是禅就在「拈花微笑」,师徒心意剎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并从印度传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

  禅源自佛陀在灵山会上传法给摩诃迦叶,之后历经各个时代的传承,到了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渡来华,成为东土初祖。之后依次相传慧可、僧璨、道信,到了五祖 弘忍时,门下又出神秀与惠能,遂有「南能北秀」之分,并且从惠能后「一花开五叶」,禅的花果更加枝繁叶茂,禅的智能也因此亘古流传在人间。

  所谓「南能北秀」,神秀本是五祖弘忍大师的首座弟子,曾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示其心境;惠能则于壁面另题:「菩提 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其悟境,虽然当时未被印可,不过,后来因为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悟,并获得弘 忍印可,于是中国禅宗以惠能为正统,成为禅宗六祖。从此惠能以顿悟禅的主张弘传于南方,有别于北方神秀系的渐悟禅,世称「南顿北渐」。

  禅宗自六祖惠能以后,开演出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此五家再加上出自临济的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七宗,世称「五家七宗」,又作「五派七宗」。

  禅宗虽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说,但是「不立文字」并非「不依文字」,如六祖惠能:「谤法,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语,言语即是 文字」;「教外别传」也非「不依经教」,而是要行者不得拘泥于文字与经教。须知文字、经教是「标月指」,其目的在引导学人见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自佛 陀乃至古来的祖师、禅德们,莫不「老婆心切」,每每在化世因缘中,或讲说,或著述,或颂古,或评唱等,因而留下无数的禅门语录与禅宗公案传世。后来的禅者 更据此把禅分为如来禅、祖师禅、大乘禅、小乘禅、公案禅、话头禅、棒喝禅、默照禅、止观禅、文字禅、南宗禅、北宗禅、凡夫禅、外道禅、老婆禅、野狐禅、鹦 鹉禅等不同的种类。到了现代,甚至有所谓山水禅、户外禅、随心禅、企业禅等。其实禅是有系统、有脉络的,禅的名目再多,应不离其根本精神,禅就是统一、集 中,最好不要横生枝节,否则注重枝末,将会找不到本家。

  禅,是佛法的核心,是中国佛学的 骨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不但是中国唐宋以来民族思想的根本精神,尤其宋朝以后的孔、孟、老、庄各家学者,无不学 禅、研禅。「禅解儒道」、「禅儒相融」的结果,佛教不但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了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学。

  近代由于敦煌禅籍的发现,学术界对禅宗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有胡适、吕澄、铃木大拙等国际知名学者投入禅学研究,于是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禅学研究的热潮,甚至席卷欧美,形成一股禅学热。

  禅与净土一直是最为现代人普遍接受的修持法门。一般讲到「参禅」,就离不开「打坐」,但其实真正的禅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内心能源的开展,因此参禅要「止观双修」、「定慧等持」。

  所谓「止」,就是止息一切妄念,心归于专注一境的状态;「观」就是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而断灭诸结烦恼。止的意义偏向消极的防遮性,观则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二者必须并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断惑证真的效果。

  止是定,观是慧;定是体,慧是用,由定生慧,定慧二学在佛法上往往相应不离。如北本《大般涅盘经》说:「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无相涅盘。」又《大乘理趣 六波罗蜜多经》:「静虑能生智,定复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一般在修习的方便上,常以「止观」来代替「定慧」,因而有「止观双修」、「定慧等 持」的说法。

  禅,是有情众生清净的本性,禅不是靠打坐而得,打坐不一定能成佛,就如磨砖无法成镜。但是透过坐禅来修定,却是一般初机者修持禅定的入道之门。

  关于「禅定」,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里,作了如下的诠释:「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 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 定。

  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例如: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内定)
  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

  .应无所住(内定)
  而生其心(外禅)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

  .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
  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外禅)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内定)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

  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在现代这个复杂纷乱的社会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以下就以四点来说明「人间佛教的定学」:

  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
  三、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
  四、定的利益──灭除妄想,安忍身心

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佛教的世纪,更是禅学的世纪。禅,并不是禅宗所独有,也不是佛教的专利品;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人类共有的宝藏。当初佛陀在 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他把禅法传给了大迦叶,但把禅心交给了每一个众生。禅,就像太阳的热能一样,只要有心,到处都有自己的热能。

  禅是人间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禅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现象,禅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果你懂得的话,可以说人间到处充满了禅机,大自然里无一不是禅的妙用。

  近年来禅的发展已由东方普遍至西方,并由僧众广及到信众的参修。禅对于生活在繁忙工商业社会的现代人而言,如能每日静坐几分钟,甚至每隔一段时日到寺院参加禅修活动,将有助于我们获得再出发的力量。

  说到禅,参禅打坐是修定的一种方便法门,但是有的人坐禅为了求神通、灵异,因此专走旁门左道;有的人坐禅是为了成佛,然而发心不够,方法不对,因此久久见不到消息。

  其实,禅门里的历代祖师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因为成佛不是「求」得的,而是要「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长时的修行,一旦福慧具足,自然 圆成佛道。因此,坐禅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禅定的功夫落实在生活上,要从日常的行住坐卧、出坡作务中体会佛法,才会有禅,否则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 了作务,更无法深入禅心。

  自古以来,禅师们都非常重视生活里的劳动和服务,像黄檗禅师曾 经开田、摘菜,汗流田里,不以为苦;沩山禅师曾经摘茶、合酱、泥壁,从茶园工作到厨房,从做酱菜到水泥粉墙、挑砖砌瓦,样样做过;临济栽松、锄地,将一棵 棵树苗种下,为了余荫后人;石霜禅师在米坊筛米,双手劳动不停;云岩作鞋,孜孜矻矻帮人补鞋;仰山牧牛、开荒,在荒原上行走跋涉;洞山锄茶园,一锄锄挥 下,汗流如注;云门担米,寺里的米粮都由他一肩肩挑起;玄沙砍柴,那握着柴刀的手,长着累累的厚茧;赵州扫地,日扫夜扫,把多少烦恼扫成堆;雪峰斫槽、蒸 饭、畬田,不发一声苦,不喊一句累,默默在毒辣的大日头下耕耘;丹霞除草、莳花,从一草一花中憬悟生命的义谛……等等。此外,像道元的种菜、杨岐的司库、 百丈的务农、圆通的知众、百灵的知浴等等,在在都说明禅者非常重视生活。

  禅者在衣食住行 的生活里是离不开作务的,就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就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的生活里悟道,例如:香严智闲在锄地耕 种时开悟、洞山良价在瞥见河里自己的倒影时开悟、梦窗国师在靠墙就寝时开悟、虚云和尚在捧杯喝茶时开悟、永明延寿听到柴薪落地的声音而开悟等等。

  悟才是参禅入定的真正目的,禅师们悟道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只是山河大地与我一体,任我取用。所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道,就是自家风光,是不假外求的,所以开悟还是要靠自己,要自己去觉悟。

  有学僧向赵州禅师叩问:「怎样学道?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

  赵州禅师点点头,起身说:「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说完,不理会那人的惊愕,开步就走。走、走、走,走了几步后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吗?」

  禅是不能外求的,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别人都不能代替,这是每个人的自家事,要靠自己去参、自己去学。

  参禅求道要如何去参、如何去学才能开悟呢?当然,大彻大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每天都有「我知道了」、「我懂了」、「我明白了」;每天小小的觉悟,日积月累,就会豁然大悟。

  悟需要机缘和合,针锋相对,才能参透消息。就好比收音机要调准频率,照相要对好焦距,才能声音清晰,影像鲜明。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证道后回到故乡,他的嫂嫂非常尊敬他,奉他为师表,要跟他求道。马祖道一禅师对她说:「妳把一个鸡蛋吊在半空中,每天注意听,只要听 到鸡蛋发出声音的时候,妳就可以悟道了!」嫂嫂信以为真,每天专注倾听鸡蛋的声音,从不懈怠,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鸡蛋的声音。渐渐地,吊着鸡蛋的 线朽烂了,有一天终于断裂了,鸡蛋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发出「崩」的一声,嫂嫂一听,悟了──原来物我合一,心外更无一个真实世界,这一声打破了里外、人 我,而臻于如如。可见,只要思想统一、精神专注,就是无情也能说法悟道。

  古来很多修道证悟的高僧大德,他们开悟的方法可说千奇百样,其中有的禅师看到花开花落而豁然有悟,有的禅师听到泉流蛙鸣而开悟,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

  此外,也有禅师看到自然界更迭兴衰的现象而开悟。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 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古代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道:「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是一种亲证的体会,悟者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乱猜度的,没有禅悟的体证功夫,随意模仿禅者的言行,有时候反而会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有一个年轻人在打坐,看到老禅师走过来却不起身问讯,禅师就数落他:「你这个年轻人,看到老人家来了,怎么不站起来迎接呢?真是不懂礼貌!」

  年轻人学禅的口气说:「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

  禅师一听,上前打了年轻人一个耳光,年轻人愤愤的说:「你怎么打我!」

  禅师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禅不是世智辩聪,禅更不是装模作样,禅悟之后的智能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忖臆仿效所能得到的。

  温州净居寺玄机比丘尼到大日山参访雪峰禅师,禅师问:「从哪里来?」

  「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意思是说,你开悟了没有?

  玄机回答:「如果太阳出来了,就融却了雪峰。」意思说,如果我开悟了,哪里还有你雪峰呢?哪里还要来问你呢?

  雪峰听了,觉得他虽没有开悟,倒也有一点道理。于是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玄机。」

  「日织几何?」意思是说,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机回答:「一丝不挂。」意思已经解脱尽净。

  谈过话以后,玄机就要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雪峰在后面叫着:「喂!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

  玄机一听袈裟拖在地上,赶快回头一看。雪峰大笑说:「好一个一丝不挂啊!」意思是说,「一丝不挂」看来也只是口头禅,你并非真有那么高远的境界。

  所以禅悟和知识是不一样的,经过禅悟体证的智能,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平常有人打我们一下,「哎哟!好痛喔!」肚子饿了,「啊!好饿哦!」知道痛、知道 饿,这是知觉上的一种明白,虽然不是悟,但毕竟也是一种明白。日常生活里,我们感觉到快乐、悲伤,能辨别好事、坏事,了解善的、恶的,这种分辨、知道,虽 不是觉悟,总也是体会。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了电,启示后代电学的发展,因而有今天昌明的科技。这些发现,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是慢慢的由我知道、我懂了,发展出一套贡献世人的学问理论。

  但是,知识毕竟不同于「悟」,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熠熠天星而成等正觉。他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是一种修行的体悟。

  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象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睽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

  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 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盘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 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 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悟是「有无一体」, 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 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着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 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象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观念的改变,智能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着,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能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哪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

  开悟后,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可以体会出空间的无边。悟,在人我里完全生佛平等,在时空里,完全法界一如。

  智通禅师半夜忽然起床大叫:「我悟了!我悟了!」一寺大众都被他吵醒,归宗禅师严肃的问他:「你悟的什么?」智通毫不迟疑的回答道:「我悟的道是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这样的回答,实在太妙了!师姑是女人,是多平常的事,但真正的懂是证悟诸法普遍平等,才真正的了然。

  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 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藉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 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剎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 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 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是一个非常快速、突然,料想不到的状态。但是开悟并不是一蹴可及,也不能一步登天,参禅开悟是有阶段性的。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参禅颇有见地,他曾经 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阶段是 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三个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 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都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反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的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

  也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 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地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就如一个人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

  悟道要亲自体证,一旦悟道了以后又要做什么呢?所谓「悟后起修」,虽然开悟了,不去实践,也不能成佛。因此,虽然有的人先修后悟,有的人先悟后修;不管 先悟先修,总之悟道后要依道而修、依法而行,要在人间「行佛」,从生活里服务大众,培养福慧资粮,等到因缘具足,自能开悟「成佛」,这也是为什么诸佛都在 人间成道的原因。

  由于历代禅者修定不重成佛,而重开悟,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他们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能够获得身心的自在,明心见性也就满足了,何况只要一悟,何愁不能成佛?

  因此,禅就在生活里,禅不是只管打坐。打坐不过是一种心意集中的训练,是一种养成定力的方便法门,禅者不可耽着在打坐的享乐中,忘了佛教在人间的任务,忘了学禅是要与众生同一鼻孔出气;禅是要与宇宙共脉动的,那才是人间禅者的胸怀。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

  在佛教里,说到修行,大都是指参禅、念佛、修密。有一句话说,「密富禅贫方便净」,意思是说,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要布 置得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或者是铜质的铸造,并且要样样齐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 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必须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另外,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分,不论何时何地,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修持,因此最方便的修行法门,非净土宗莫属。至于想要修学禅宗的人,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之处,只要双腿一盘,就可以参禅了。

  不过,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

  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如南岳怀让禅师问:「譬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打车子没有用,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

  唐朝瑞岩禅师经常自言自语:「主人公,你在吗?在,在!」不知者以为他疯癫,知者了解那是一种深刻的禅修功夫,用意在唤醒自己的觉性,片刻都不离开当下。

  禅者参禅,心要专注当下,要懂得止息观心。止息,就是不为外境所动;观心,就是看到自己的心。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藉事练心,就是要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不过,不能否认的,禅虽然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体验禅悦的妙味,想要透过修定来参究自己的真心本性,打坐仍是初学参禅的人 应有的必经过程,所以参禅首先必须懂得一些坐禅的基本常识,掌握一些根本的坐禅要领。如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 调心。

  以下就先将传统的禅修方法与内容,略述如下:

  (一)毘卢遮那七支坐法

  「毘卢七支坐法」是坐禅调身的最佳姿势,分为七个要点:

  1.盘腿:端坐盘腿,跏趺而坐。
  2.结印:安手结印,置于膝上。
  3.直脊:背脊竖直,不可靠壁。
  4.收颈:头面要正,颈靠衣领。
  5.平胸:双肩应平,轻松自然。
  6.抵颚:嘴唇抿合,舌抵上颚。
  7.敛目:敛目平视,观照自心。

  (二)六妙门

  「六妙门」为天台智者大师所作,是进入涅盘的六个禅观法门,分别是:

  1.数息门:数息(从一至十)摄心,为入定的要法,所以是第一妙门。

  2.随息门:随息之出入而不计其数,如此自然容易引发禅定,所以是第二妙门。

  3.止门:心止则诸禅自发,所以是第三妙门。

  4.观门:观五蕴是虚妄的假有,以此破种种的颠倒妄见,可以开发无漏的方便智,因此为第四妙门。

  5.还门:收心还照,知道「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的方便智自然明朗,所以是第五妙门。

  6.净门:心无住着,泯然清净,则真明的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所以为第六妙门。

  此中最关键的是随息,是从动到静的过程;另一个是观息,是从静到动,从定发慧的关键。在观息里面,观看到呼吸的进出,如同生命的轮回,也像是生灭的交替,如此与佛法无常苦空相应,从中体验到三法印、四圣谛的真理,就能破除我执,然后才能再到还净的更高境界。

  (三)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为禅修的基础,当参禅打坐还未进入「定」境的时候,可以辅以「五停心观」来治心:

  1.用不净观对治贪欲心: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骯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

  2.用慈悲观对治瞋恨心:慈悲观是多瞋众生观想由拔苦予乐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的观法。

  3.用因缘观对治愚痴:愚痴的人就是因为不明白世间上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因此产生执着;如果懂得因缘法,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就能转愚痴为智能。

  4.用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心妄想纷飞,透过数息观,也就是数我们的出入息,让心系于一呼一吸,不但能够使呼吸慢慢均匀,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乱,进而获致轻安。

  5.用念佛观对治业障:念佛观就是念佛的相好光明、功德巍巍、空寂无为,以对治业障的观法。

  (四)四念住

  「四念住」为修持定慧的功夫,修持达到心神静止,须进一步修习四念住的观法:

  1.身念住:观身相不净,同时观身的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

  2.受念住:观照欣求乐受中反生苦恼的原因,并观苦、空等相,以对治乐颠倒。

  3.心念住:观「能求」的心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

  4.法念住: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以上四念住是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观,来对治净、乐、常、我四颠倒。

  (五)九住心

  当修行一段时日后,可以透过「九住心」,勘验自己修行的进度。

  1.内住:参禅打坐时,最初系心一境,使心住于内,不外散乱。

  2.续住:最初所系缚的心,其性粗动,不能使它等住遍住,所以当心念对外在的对象起作用时,即于所缘的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令心遍住微细。

  3.安住:心虽然摄持令内住、续住,但是仍然还会有失念、散乱的时候,所以当心一外散,立即察觉,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4.近住:此时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知,先将它制伏,不令此心远住于外,称为近住。

  5.调顺:深知禅定的功德殊胜,了知色、声、香、味、触及贪、瞋、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能将心调伏,不使流散。

  6.寂静:以内心的安定功德,止息能令心扰动的恶寻思及随烦恼,使心调伏,不再流散。

  7.最极寂静:由于失念的缘故,前面所说的各种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断灭。

  8.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而定力得以相续。

  9.等持:就是平等持心,由于数数修习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运相续,无散乱转。修定至此,已经是即将入定的阶段了。

  (六)四料简

  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是可以应机应时、与夺随宜、杀活自在教导学人的四种规则:

  1.夺心不夺境:忘记自己,但没有忘记外境。

  2.夺境不夺人:泯灭外境,但没有忘失自我。

  3.人境两俱夺:人与境皆忘。

  4.人境俱不夺:人境俱不泯,道不离世间。

  无论「九住心」或「四料简」,禅者都可以依此测试自己,检验自己究竟到达哪一个阶段。

  (七)破三关

  禅者在修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一样的境界,因此过去禅宗有所谓「破三关」:

  1.初关:要能超凡入圣。

  2.重关:要能入圣回凡。也就是净土宗所说的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3.牢关:凡圣俱泯。就是不着有,不着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八)四禅八定

  「四禅」是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境界;「八定」是指色界天的四禅境界,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境界,合称为「八定」,因此「八定」其实包括了「四禅」。

  四与八并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都称为「定」,所以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

  四禅分别是:

  1.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也就是消除种种烦恼欲望,到达无忧无欲的境界,便是初禅。

  2.二禅:离初禅之寻伺尘浊之法,其内之信相明净,亦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自然得到一种「欢喜」,便是第二禅。

  3.三禅:离第二禅之欢喜,只有一种心平气和的静妙之乐,故又称离喜妙乐地。

  4.四禅:连静妙之乐都没有了,唯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便到第四禅。

  四无色定为:

  1.空无边处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的诸色想,与耳、鼻、舌、身等四识相应之有对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灭除障碍定之一切想而思惟空无边之定相。

  2.识无边处定: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称为识处天定。

  3.无所有处定: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称为无所有处天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前识处为有想,无所有处为无想;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也就是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四禅八定是世间定,也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道和涅盘时,都曾依这些禅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九)止观双修

  「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就是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能。「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也就是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

  止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的不造作,也就是禅定门;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能门。此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求道者修禅发慧之要门。

  (十)因缘观

  「因缘观」是对治愚痴、启发智能的观法。参禅打坐不是要贪求寂静的享乐,在寂静中要能观照才能产生智能。观照十二因缘,一念中就具有十二因缘,好比当下 现在的一念,也是由于前面一念而来,前一念和后一念,息息相关。生命中任何一件事情,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都是一人与众人相关,一事与他事相连,都有它的 因和缘,前因造后果,后果又再成为其它的因,这样不断的继续衍生。看清楚这些因缘,就能懂得世间的实相,所以观因缘能生智能。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其实,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 卧不坐。」禅,是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的。你会禅,则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可以顿悟,都可以见性。如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 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因此,人间佛教重视的是「生活禅」,我们主张:

  1.禅修的思想:在于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2.禅修的内涵:在于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

  3.禅修的生活:在于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澹泊。

  4.禅修的精神:在于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

  5.禅修的运用:在于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禅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打坐的禅堂,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充满了禅的妙趣;禅的消息,并不仅仅在敛目观心的禅定中,日常的着衣吃饭、走路睡觉,都透露着禅的妙机。

  禅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平时的行住坐卧之间都有禅。惠能八月舂碓,亲自作务,实为他进入悟道的不二法门。

  有源律师请教大珠慧海禅师道:「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道:「饥时吃饭,困时睡觉。」

  源律师不解地说道:「那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修行?」

  大珠道:「不同!别人吃饭,挑肥拣瘦,不肯吃饱;别人睡觉,胡思乱想,万般计较。」

  有人问法华山的全举禅师:「当初佛陀勉励弟子们要发四弘誓愿,请问禅师:你的弘愿是什么呢?」

  全举禅师回答:「你问起我的四弘誓愿,我是『饥来要吃饭,寒来要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要风吹』,我肚子饿了要吃饭,天冷了要穿衣,疲倦时伸腿就睡觉,天热就想吹吹风,你看如何?」

  禅不是离开生活,也不是闭关到深山里自我了断,而是在言行动静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现出平常心,不起分别妄念;能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则随时随地生活里都有禅。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的路边,正计画要到何处托?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飘流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飘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菜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乞化吧!」当他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谈论时,看到一个人匆匆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 「师父!您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流过?因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了。我现在正在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不然实在太可惜了。」雪峰等三人 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们就到他家去弘法挂单吧!」

  禅是遍一切处,参禅的方法很多,现在只举四十法,供大家作为日常修学禅法之参考:

  1.饮食禅:过去禅师每有学僧问道,总说:「吃饭去!」吃过饭就说:「洗钵去。」禅不在别处,只在行住坐卧,喝茶吃饭之中,因为离开了生活,就把禅定架空了。

  2.随他禅:有一位年轻女子到寺院参禅,忽然家中传来讯息,说她考取国外留学,入学通知单已经寄来了,女子看也不看,说:「不管他!随他去!」过不了几天,又有消息传来:「家中失火了!」她说:「不管他!随他去!」一切都随他去,火烧眉毛也不管他;不管他、随他去,禅就在当下。

  3.放下禅: 有一个五通外道想跟佛陀请法,他手上拿着两个花瓶去见佛陀。佛陀一见就对他说:「放下!」他随即放下右手的花瓶。佛陀再说:「放下!」他赶快把左手的花瓶 也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外道说:「我手上的两个花瓶都放下了,还要放下什么呢?」佛陀说:「我叫你放下的是心中的成见。」放下,就是禅。

  4.观佛禅:坐禅时,观想佛像的姿态之美,例如佛的慈悲、微笑、说法的样子,把佛像观得历历在目,甚至观想佛像的眼睛是睁开的,是有表情的,是会说话的活佛,这是观「佛」,不是观「相」而已。

  5.光明禅:观想佛像的通身放射光明,如《十六观经》一般,观到自己的眼前都是一片光明,影响所及,不仅走路、做事都有光明,甚至连睡觉都在光明里。

  6.茶艺禅:禅有禅的味道,茶也有茶的道,每次泡茶时,茶水的冷热、多少、苦涩、浓淡,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所谓「茶禅一味」,能够把茶泡得炉火纯青、清淡入味,就是有禅了。

  7.狮吼禅: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有时候站上山顶高峰,一个人尽情的唱诵梵呗,或是随意念佛,甚至狮吼一声,胸中豁然以明,大地山河,宇宙世界,都在剎那之间与身心融为一体。

  8.因缘禅:观看因缘,了解世间一切都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具备地、水、火、风等因缘才能生起;因为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随着缘生缘灭,来的让他来,去的让他去,心中无有挂碍,坦然自在,这就是禅的妙用。

  9.生死禅:贪生怕死,人之常情,但是禅者对于生死有不二的看法,因为没有生,哪里会死?没有死,哪里会再生呢?了悟生死一如,就不为生死所动,这就是禅。

  10.无我禅:执着「我」,当然没有禅;把「我」去除,超越一切人我对待,当下就能见出一点消息。

  11.公案禅:佛教虽然主张不要「拾人牙慧」,不一定要以古人的方法是从,但是对于一些初学者,也要有一些慧解的根据,才能找到一个下手处。

  12.话头禅:参一句「念佛是谁」,或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紧紧扣住,用心去参,参到天地阔然粉碎,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13.行脚禅:古代的高僧大德,不远千里寻师访道,参访云游,只为大事未明。例如,赵州禅师「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虽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但实际上还是有代价的。

  14.作务禅:百 丈禅师的「搬柴运水,无非是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不是不做事,日本禅师在庭院里拔除草地上的枯草,他如果使用除草机,那就不是参禅了。禅就是 一点一点的,从寻常作务中磨练出身心一致,内外一如,所以历代禅宗的祖师如六祖舂米、临济栽松、仰山牧牛、玄沙砍柴,出坡作务,就是禅。

  15.林下禅:林中参禅,如阿难在林间习定,须菩提于树下宴坐,体会甚深的空义;甚至佛陀当初也是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成佛。能在丛林树下参禅,与万千众生在一起,感受如树木之不动的静谧,心灵必能有另一番超然物外的体会。

  16.山水禅:中国禅宗祖师以大自然的山林水边为禅房,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心头澄明,山林水边,危崖火窟,何处不能参禅。

  17.洞中禅: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山洞坐禅,双腿一盘,看似与外界隔绝,其实三千大千世界都在胸豁之中,正是洞中别有天地。

  18.专注禅:把身心融入在一个目标上,集中心念,专注用功,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19.念佛禅:念佛也是禅,如《阿弥陀经》说「一心念佛」。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那不就是禅了吗?

  20.明心禅:参禅的目的,无非是要明心见性,我们千古以来在生死里轮回,就是因为不能明白自心,假如能参透一点禅的讯息,则「千年闇室,一灯即明」。

  21.悟道禅:禅者不一定天天想要成佛作祖,禅者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悟道,南宋?张九成参柏树子公案,听到蛙鸣,大大省悟:「春天月下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这样)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只要能悟道,就能扩大我们无限的心胸法界。

  22.事理禅:「道」要在生活中求,理中不可废事,才能理事圆融。世间上,有的人「通情不通理」,有的人「讲理忽略事」,如能参透《华严经》的「事理无碍」法界,那就是一个禅者。

  23.快乐禅:日本的坦山禅师,每日参禅都说:「快乐啊!快乐啊!」有一天,被人把他往水中一丢,他即刻说:「痛苦喔!痛苦喔!」后来有人把他救起,笑问他:「你不是很快乐吗?」他说:「没有快乐,哪知道痛苦呢?」同样的,没有痛苦,怎么会知道快乐呢?

  24.感恩禅:参禅就是改心,就是改变观念。坐禅时,能够每天心存感恩,感恩佛陀,感恩周遭一切人等;心中充满感恩,心境自能升华、提升,而感时时与佛同在。

  25.佛心禅:我心是佛,佛心是我;心佛一如。如果禅者能悟到「佛不离心」,直下承担「我是佛」,则世间无事不能一肩担待。

  26.自在禅:参禅的目的,在于开悟、解脱、自在。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度一切苦厄」。禅者如何才能自在呢?只要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则无时无处不能逍遥自在。

  27.安闲禅:生活中,懂得安闲、自在,就是禅。安闲不是生活中什么事都没有,而是在纷扰的世界里,心能如如不动,如果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忙心不忙,忙而不乱,那就是禅。

  28.静中禅:禅者的气质,如一朵花,如一株草,静静的开放,默默的成长,所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29.动中禅: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去除散乱的妄念,才能浮现清晰的智能。平时在忙碌动荡的生活中,能够安然自在,就是禅定力量的表现,所以禅要在「静中养成,动中磨练」。

  30.书中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能够浸淫在诗书字画里,不断变化气质、净化身心,那也能走进禅的世界。

  31.诗文禅:禅虽然不立语言文字,但古代的文人雅士,他们的诗文,都能表达禅意,如苏东坡、王维等,在禅师的禅诗里,信手拈来,都有禅。

  32.梵呗禅:梵呗就如现代的音乐,可以拉近人际之间的关系,尤其随着如天籁般幽雅和婉的梵音,可以让人胸襟开阔,心地澄澈,身心泯然与天地自然融和,所以古来不少人从佛教的梵呗中开悟,呗禅师就是一例。

  33.棋艺禅:中国的围棋、象棋,西方的桥牌,如果除去对胜负的执着,而能取其集中思想,深入分别中的无分别,那也是接近禅的境界了。

  34.问道禅:参禅,要不断的「问」,不断的「参」,所以小参、普参,甚至千山万水,到处参访问道,从请法问道中,只要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

  35.人间禅:有一个禅者,在禅堂坐禅两年,一日走到大街上,忽然悟道,他深刻体会到:「一个禅者,如果没有头顶青天,脚踩大地,在车水马龙里没有心怀众生,他就不配做一个禅师。」

  36.义工禅:义工可以从事行善的工作,也可以做一个参禅的行者,如果在从事义工当中,心思集中,意念统一,人我双亡,利害不计,所谓「欲作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为人服务,发心奉献,福德因缘具足,自然就会有禅心了。

  37.共修禅:一个人,在居家斗室里可以打坐参禅,在团体的禅堂里,也可以与大众互相切磋砥砺,只要时间因缘一到,内外相应,也就不浪费生活供养了。

  38.跑香禅:所谓坐也禅,行也禅,在禅堂跑香,人虽多而不乱,大众行进安详有序,举足动作轻缓无声,尤其跑香的时候,人人专心照顾脚下,真是每一步都在走向禅的世界里。

  39.礼拜禅:拜佛时,一心顶礼,心无杂念,把身口意集中一致,拜到我与佛无二无异,那也是初学入道的途径。

  40.无声禅:禅者是住在无声的世界里,有声的世界总是纷扰的,如果禅者锻练自己,眼中无花花世界,耳中无喧呶杂音,心中无起伏妄念,则禅的消息已经接近了。

  以上只是基于禅本来就很有人间性,古来的禅师莫不从生活作务中参禅悟道,但是后来慢慢走了样,成为枯木禅、小乘禅,因此现在「人间佛教的定学」,重新又 再提出一些生活的禅修法门,只是希望为人间散播一点禅的种子,祈愿人间佛教的生活禅能如一把钥匙,开启世人迷蒙的心灵。不过,佛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岂只 如此而已,只是法门再多,也要看大家如何心领神会了。

  总之,古德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面,穿衣吃饭可以参禅,走路睡觉可以参禅,甚至上厕所都可以参禅。譬如《金刚经》描写佛陀穿衣、持钵、乞食的般若生活风光,一样是穿衣吃饭,但是有了禅悟,一个觉者的生活,其意义与境界,和凡夫就判然不同了。

  所以,佛法不离世间法,修禅也不需要离开团体,离开大众,独自到深山古寺去苦参;禅与世间并不脱节,如前所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把心头的瞋恨怒火熄灭,何处不是清凉的山水地?何处不能「热闹场中做道场」呢?

  禅诗有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干洞庭湖。」禅是需要去实践,而不是在嘴上谈论的。古代禅师的棒喝,那是在教禅; 禅者的扬眉瞬目,那也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在参禅;赵州八十行脚,这是在修禅。这些典型,都留给后人很大启示。

  我自己过去在丛林参禅,虽然不是很有心得,但在禅门宗下接受多年的教育,偶而也能接触到一点禅意,因此平日生活也能用禅心来面对一些义理人情,例如:

  1.佛光山开山初期,经济拮据,一些徒弟想要补牙,送来报帐单,一些执事为了省钱,都主张要节俭,但是我说:「尽管不能说一口好话,拥有一口好牙还是需要的。」

  2.多前年在荣总准备做心脏手术,开刀前医生问我:「你怕死吗?」我说:「死不怕,怕痛。」事后郑石岩教授问我:「大师,您在手术的时候看到谁?」我说:「看到大众!」

  3.一九八九年我率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探亲团」到大陆弘法探亲,大陆《苦恋》的作者白桦问我:「大陆现在最大的进步是什么?」我说:「改革!」

  4.有一段时间台湾社会乱象纷陈,电视「新闻广场」节目邀请我上节目接受访问,主持人李涛希望我用一句话说明「如何改善社会乱象」?我说:「人人心中有佛!」

  5.二○○○年佛光山在澳洲的南天讲堂落成,我前往主持佛像开光法会,当天应邀出席的澳洲国会议员罗斯?卡麦隆(Ross Cameron)问我:「世界上的宗教领袖当中,哪一个最好?」我说:「你欢喜的那个,就是最好!」

  6. 二○○二年新春,我发起台湾佛教界共同从大陆恭迎佛指舍利到台湾,藉助宗教促进海峡两岸的互动交流。当时香港凤凰卫星电台王尚智记者问我:「今后您一定还 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您希望人们以后如何看待您?」我回答他:「看我是一个普通的和尚就好了,我只是一个出家人而已。」

  同年三月三十一日,佛指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天后恭送返回西安法门寺。抵达西安咸阳机场时,记者问我:「您现在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说:「功德圆满。」

  7.平时有一些游客到佛光山参观,在看过大佛城后,常以不屑的口气说:「佛光山都是水泥文化,佛像都是水泥做的。」我说:「我们只看到佛祖,没有看到水泥。」

  8.早在民国四十多年(一九五○年代),台湾戒严时期,民众不能随意集会,当时我每次下乡弘法布教,总有一些警察前往取缔。有一次我正在开示,警察又来干扰,他喝令我:「叫他们解散!」我回答他:「等我讲完,他们自动会解散。」

  9.有一次,澳洲一位邹晓鹰先生问我:「不知大师的佛法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我说:「就是佛教主义啊!」

  10.二○○二年,新闻局主办「媒体环保日」活动,《联合报》梁玉芳记者访问时,问我:「对现代媒体有何看法?」我回答她:「有时不听、不看,也是满快乐的!」

  此外,也常有人问我:

  「有外星人吗?」

  我说:「阿弥陀佛等都是!」

  「你怎么都不会老?」

  我说:「没有时间老!」

  「世间上,爱情、自由、生命、财产,何者重要?」

  我说:「佛法、因缘最重要。」

  「四大菩萨在哪?」

  我说:「观音菩萨在慈悲里;地藏菩萨在愿力里;文殊菩萨在智能里;普贤菩萨在实践里。」

  其实,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富有三千大千世界;有了禅,就能生活。禅可以当饭吃,禅也能当衣服穿,例如有名的大梅法 常禅师说:「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株松花食有余。」禅者栖身心于大千世界,敝衣蔬食都可以裹腹御寒;禅师们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禅,就 是一个「自然」。

  参禅,主要的就是要把禅活用起来,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能把禅活用的话,那就是我们的灵巧,我们的智能;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有禅、有智能,人生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在禅门里,修证是各人自己的事,修得一分,就真正体验一分。如果只是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是不会有效果的;唯有透过实践,才不失去 佛教的真实意义,才能把握到禅的风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这匹马不开口,只有饥渴而死。同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只是指引我们通往真 理的罗盘,我们「如是知」之后,就要「如是行」,才能喝到甘露法水。所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了解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禅?唯有亲自去参证,实际 去修行,别人是绝对无法如实告诉你的。

三、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

  人在世间生活,离不开家庭眷属、社会人群,也离不开金钱、财富等物质生活。所谓「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等;凡夫居 处世间生活,给我们压力最重、最难处理的,就是「尘劳妄想」。也就是心外有「五欲六尘」的诱惑、染污,心内有贪欲、瞋恨、愚痴等三毒的扰乱、迷惑。所以, 佛教徒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参禅?就是为了要作「心理建设」、「精神武装」,要增强心里的力量;心里有了力量,如同作战,有了「城墙」、「盔甲」,才能 打仗御敌。

  面对五欲六尘、贪瞋愚痴等「尘劳妄想」,我们要如何对治呢?《金刚经》说: 「不于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要我们不要把心安住在「六尘」上面,不要在「相」上执着。因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虚幻不实 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都是染污的。一个人如果在「境界」上有了「贪心」,有了「执着」,有了「挂念」;「心念」上有了「人我」、「贪 着」,就会生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自然由此产生。因此,《金刚经》又说「无住生心」,心能「无住」,才能抵挡「五欲六尘」,才能「随心自在」。

  「无住」之心,就是禅心,就是禅的智能。禅就是自觉、是生活、是自然、是空无。有一位道树禅师,他和徒众建了一所寺院,正好与道士的庙观为邻。庙观里的 道士放不下观旁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运用神通法术,时而「呼风唤雨」,时而「撒豆成兵」,用以扰乱、恐吓寺院里的修道者。寺院里一些年轻初学的沙弥都被吓 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一住就是十几年。到最后,道士的法术用尽了,一气之下,只好把庙观迁移他去。

  有人就问道树禅师:「禅师!道士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你是如何能胜过他们的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

  「无,怎么能胜他们呢?」

  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有法术、有神通,『有』是有限、有量、有尽、有边;而我无法术,我只有一个『无心』,『无』是无限、无量、无边、无尽。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的『无变』当然胜过『有变』了。」

  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对付「尘劳妄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无心」,就是「不动心」。「无」心,就是「禅」心;有「禅」有「定」,自然一了百了。因 此只要「无心」,只要有「禅」的修持,面对荣华富贵,正好可以用来行善布施,修菩萨道;遭逢艰难困苦,正好可以给我们好好磨练身心,锻炼意志。因为世间多 「苦」、多「难」,更能让我们看淡「世情」,看淡「尘劳虚假」,所以世间的一切,你不贪求、不执取,则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 的「风」,也就能不动心,因为有「禅」,就有「力量」。

  一个人身体有力量,才能背负生活 上的重担;心里有力量,才能抵御世间的各种烦恼、苦难、忧患、横逆等。身心的力量要如何产生呢?佛经里告诉我们,有四种「力量」是必须具备的。首先要有 「胜解」的力量,胜解就是「了解」问题,对问题要有「透彻」而「殊胜」的了解。所谓「知难行易」,能够真正「了解」问题以后,要实「行」就不为难,因此 「胜解」就是力量。

  其次要有「欢喜」的力量。欢喜就是一种「乐观」的性格,读书,要「欢欢喜喜」的读书;工作,要「欢欢喜喜」的工作;服务,要「欢欢喜喜」的服务:布施,要「欢欢喜喜」的布施。因为「欢喜」才有力量,如果凡事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就不会有「力量」了。

  再者要有「休息」的力量。俗语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有时候担子挑久了,「休息」一下,就能恢复体力;打球,下场「休息」一下,就会有「力量」继续冲刺。

  最后就是要有「静观」的力量。静观就是禅定的功夫,有了禅定,我们的心就不会轻易被「境界」所转;我们的心「不随境转」,就能「转境」,心能转境,就有力量。

  禅是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在生活中洞彻明白,不在物质上牵挂,人间到处充满生命力,更可以扭转现代人生活的错乱。所以,禅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小为大,转苦为乐。

  现代人的生活,普遍以追求感官的刺激为快乐,其实禅者闭起眼睛来观照禅心,那才是快乐的泉源。例如佛陀的堂弟跋提王子,出家后和两个同参道友在山林里参禅打坐。有一天,不知不觉中,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喊出:「快乐啊!快乐啊!」

  佛陀听到了,就问:「你们刚才一直叫『快乐啊!快乐啊!』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快乐呢?」

  跋提比丘说:「佛陀啊!想当初,我住在高墙深院的王宫里,每天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锦缎,多少卫兵日夜保护着我,但是我仍然感到恐惧,好象有人要 行刺我,每天都在不安的情绪里生活。现在出家了,参禅了,吃的东西虽然素简,却甘美饱腹;住的地方虽然是林间树下,却觉得好安全,好自在,所以忍不住欢喜 得叫了出来。」

  跋提比丘体会的就是禅定中的快乐,定中所享受的不是五欲六尘带来的感官之 乐;禅者入定后所获得的禅悦法喜,不会受时空迁流而变化。因此,禅定之乐不像现实人生里,有人以为爱情最快乐,但是爱情像花朵一样,虽然美丽芬芳,却不能 长久;爱情像柿子、菠萝一样,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甜味,但是甜味里有酸、有苦,也有涩!爱情好象是南北极一样,有时候情欲炽燃热如火,热得我们头昏脑胀,不 能自已;有时候爱恨交织冷如冰,让人觉得人生没有意思。

  也有人说:世间不一定要有爱情, 金钱一样使人快乐。但是金钱并非万能,金钱可以买一切山珍海味,却买不到健康的食欲;金钱可以买到高级化妆品,漂亮流行的服饰,却买不到优雅的气质;金钱 可以买名贵的床铺,却买不到安心的睡眠;金钱可以买千万本书籍,却不能买到智能;金钱可以堆砌权势,却得不到众人的敬重。尤其,世间的财富乃「五家」所共 有,所谓「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因此爱情、金钱,甚至名位、权势,都不能长久,也不是快乐的泉源;真正的快乐,就是生活里有禅味。

  禅,是一种艺术生活,更是一种圆融的生命。禅,是每一个人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禅,是平等的、普遍的,是亘古今而不变的自家宝藏。禅,并非要人人都能成佛,主要的是要我们开悟!

  开悟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里,常为人我是非、好坏有无、苦乐荣辱而动心,甚至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起念动心,这都是不能认识自己;因为不能认识自己,因此不能自由、自在、自主的生活。

  一般学佛修行的人,平时听经闻法,对于佛法的道理好象有所认识,有所体悟。但是境界一来,就迷惑了,这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因此,佛教主张「解行并重」,不仅要「说时似悟」,尤其境界来的时候,要能不动心。

  参禅悟道首先要学不动心,这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博士,平生喜爱游泳。有一次在游泳时,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的挣 扎。但是愈挣扎,愈是往下沉,眼看着即将遭到灭顶。这时他平静一想:「我是个哲学家,对于生死应该看开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样子太难看了,一个哲学家,死 也要死得洒脱一点啊!」

  如此一想,心情轻松许多,四肢也自然放轻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还。

  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白云守端在杨岐方会禅师处参禅时,久久不悟,杨岐挂念,很想方便开导,有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守端以前拜过谁为老师?守端回答:「茶陵郁山主。」

  杨岐又问道:「我听说茶陵郁山主是因为跌了一跤而大悟,写了一首偈,你知道吗?」

  白云守端说:「我知道!那首诗偈是这样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听了之后,便发出怪声,呵呵地笑着走了。守端却因方会禅师的一笑,饭食不思,整夜失眠。第二天便到法堂请示方会禅师,为何一听到茶陵郁山主的诗偈便发笑不已。

  杨岐不回答问题,反问道:「昨天下午你可看到寺院前,马戏班玩猴把戏的小丑吗?」

  守端说:「看到了。」

  杨岐这时候才说:「你在某方面实在不如一个小丑。」

  守端讶然:「为什么呢?」

  杨岐说:「因为小丑的种种动作,就是希望自己博得别人一笑,而你却怕别人笑。」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境的影响。别人的一句赞美,自己就会洋洋得意;别人的一句谤言,自己就会怨恨瞋怒;所以自己喜乐忧苦,全为别人左右,可以说已经全然失去了自己。

  因此,这个世间有我有你,即有对待,就是不空;有凡有佛,就有差别,不能平等。禅要从对待中平等,从差别中统一,那才是禅的般若。

  般若者,禅心也,光照大千,即是禅的妙用。一个人生活中有禅,就可以发挥很大的妙用,他能让我们即使处在动乱的时代,面对忧患的人生,也能少烦少恼,安 忍不动。因为有了禅定的智能,对于是非、好坏、利害、得失、有无、多少、生死、荣辱等,乃至面对艰难、困苦、横逆、挫折,都能对境不起心;当我们的心能够 不被境界所转,就能如《楞严经》所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所以,有了禅定的功夫,不随境转,一切随他去,凡事不管他,世界就不一样了。

  我自己一生,一甲子以上的出家生活,回想起来,十二岁刚出家时,所接受的是「不听不闻」的关闭式教育,是「以无理对有理,以无情对有情」的打骂教育,但 是对于这一切,我都以「想当然尔」的心欢喜接受,没有怀疑、没有怨恨,也没有不平。直到二十岁正式步上弘法之路后,多年来受到的排挤、打压、误会、毁谤、 伤害,不曾间断,虽然也曾感到气愤、不平,对一些荣辱毁誉多少也有所挂碍,但是经过六十多年在佛法里的历练、养成,我自觉自己现在对利害、得失、有无,已 经看得很淡然,心中既没有怨恨、不平、恩仇、贪瞋等,对于毁誉荣辱也不计较,更不会挂碍生死,只觉得对世间的是非、好坏、想法,好象又回到童年一样,一切 仍然是「想当然尔」。

  我总觉得,世间无常,你要世界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的心不随外境改变就好;世间的人我是非,好坏有无,纷纭扰攘,你要改变世界也很难,只有改变自己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我平常很喜欢跟信徒讲「小狗汪汪叫」的故事:

  有一个青年新婚不久,逢人就说结婚真好,因为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家门,妻子就忙着帮他拿拖鞋,小狗也亲热的围着汪汪叫。

  三年后情况改变了,每天回到家,不是妻子帮他拿拖鞋,是小狗为他衔拖鞋;不是小狗围着汪汪叫,而是妻子对他唠叨不停。他感到极为苦闷、无奈,就到寺院去请教法师。

  法师听完他的倾诉后,说:「很好呀!你应该继续快乐才对啊,你的生活里还是一样有拖鞋穿,一样有声音叫,你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呀!再说,不管环境怎么改变,只要你的心不变就好了﹗」

  心不被境转,就是禅定的功夫。平时我们参禅打坐,即使没有入定,也没有开悟,但是当你双腿一盘,双眼一闭,坐禅之乐从心涌出,如此「坐下就是天堂,安住 就是道场」。如果进一步对禅坐有所体验而开阔心胸,则有时候即使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也觉得还好。例如富楼那要到蛮荒的输卢那国去教化粗犷的人民,佛陀 虽然赞许他弘法的热忱,仍委婉的告诉他:「富楼那!那个地方文化未开,民风暴戾,老百姓野蛮粗鲁,弘法布教很困难,你最好不要前去。」

  富楼那信心百倍的回答:「正因为输卢那国的人性凶恶,人民知识浅薄,弟子更要前往将佛法传给他们。」

  「话虽如此,但是当地的人民不但不接受你的佛法,并且会破口恶骂你。」

  「佛陀!他们骂我,又不痛不痒,只要他们不打我就好了。」

  「万一他们用棍棒、瓦石打你呢?」

  「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将我打死,让我一息尚存,我还能宣扬如来的圣教。」

  「如果他们穷凶恶极的把你打死呢?」

  富楼那意志坚决,毕恭毕敬的回答佛陀说:「佛陀!即使他们把我打死了,也没有遗憾!我身为您的弟子,有机会将生命供养佛陀,为真理而牺牲,我将衷心感谢输卢那国的老百姓完成我弘道的心愿!」

  这就是罗汉的修行,就是一种定境。这也说明,禅者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担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所以参禅修道,不是只顾自己享受禅悦法乐,应该心怀众生,要不断自我提升。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

  「你将来要到哪里去?」

  南泉回答说:「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所谓「欲作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禅者修行不能光是为自己,一定要像菩萨那样大慈、大悲、大热忱来对待众生,不可做自私的自了汉,所以在修持上,要能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禅的修行既不在「眼观鼻、鼻观心」,更不能「三冬无暖气,枯木倚寒岩」。禅,要我们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不住生死,是以般若智来超越轮回;不住涅盘, 是以慈悲心来服务人群。因此,习禅不可忽视持清净戒,修慈悲心。能持净戒,身心清净,则习定比较容易成就;具慈悲心,常怀悲悯,就不堕枯木禅境。

  禅的修持,如果偏于「悲」者,滥用慈悲,反成障道因缘;偏于「智」者,沉空滞寂,陷入冷酷无情,所以必须「悲智双运」,才是合乎「中道」的修持。

  一般人以为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 生命。所谓「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透,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 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所以,禅者不能耽溺于禅定之乐,要发起救度众生,让他们同享法乐的菩提心,要如《金刚经》所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禅者。

  人间佛教的禅者,参禅修道都不离「四摄法」度众,亦即:布施,令众生身心无忧;爱语,令众生发大信心;同事,令众生信受法义;利行,令众生入佛之智。

  对人间佛教的禅者来说,禅是绝对的超越,绝对的自尊,所谓「佛之一字,永不喜闻」、「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丝毫不留一点情面。所以,真正的禅者,要有肯定自我、坐断乾坤、大死一番、权巧方便的气魄与修行。

  人间佛教认为,禅就是净心,就是当下肯定自己,完成自己,所以真正的禅者要能不受权势、名位、情绪、生死所转。所谓「人能转境,不随境转」,所以参禅需 要有生活的历练、体验与智能。要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也就是「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凡事「提得起,放得下」,对于人情世故「来的让他来, 去的让他去」,一切都「不管他,随他去」,就如「竹影扫阶尘不动,雁过寒潭水无痕」。如此「不随境转」之外,继而「提起忍的力量」,如〈老拙歌〉所说: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如此生活,就是「般若的人生」。

  有了般若智能,自能体会禅的妙用。

  禅,带给我们开悟、明理;把无明烦恼去了,感到人生何其美丽!因此禅门的开悟,如一湖清水,没有烦恼的波浪,看得清,看得透。

  禅,就是智能,就是灵巧,就是活用,就是幽默,就是慈悲。禅可以把我们的妄想烦恼止于无形。一句难堪的话,一个尴尬的场面,一些不悦的前尘往事,在禅的 洒脱、幽默、勘破、逍遥之中,一切都能烟消云散。例如圆瑛大师的「不用打了,我自己会走」,何等洒脱自在;一休禅师的「背女人过河」,多么坦荡慈悲。

  禅,就像一幅画,一把盐、一点味素;有了禅,人生会更美妙!

  禅,就是我们的心,心中有禅,就如闇室里有了明灯,自然智能开显。因此,心中有禅就能:

  1.观人自在,观心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

  2.身无邪行,口无恶说,心无乱想,正慧明了。

  3.知足澹泊,志乐寂静,不爱喧哗,简朴惜福。

  4.一切无求,矢志精进,专心定慧,心不谄曲。

  5.提起放下,哈哈一笑,潇洒看破,解脱自在。

  所谓禅,就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禅定里的时间,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如太虚大师在普陀山闭关静修,有一天晚上打坐的时候,耳畔听到钟声 「当!当!」低沉雄壮地响着,原来是寺院开大静养息的时刻。由于他专心一致,放下众缘,一直坐到第二天早上敲钟做早课的时候才出定。大师听着悠扬嘹亮的钟 声,还以为是晚上睡觉的钟声。

  年高一百二十岁才圆寂的虚云老和尚,七十多岁那年,驻锡于陕西翠微山,一日清晨,淘米下锅,盘起腿来等饭煮熟,哪里知道这一入定,就整整入定了一百八十天才出定。刚出定的时候还不知道时间,翻开埋在雪堆的锅盖一看,半年前煮的饭早已发霉腐烂了。

  在禅的里面,没有时间的长短,没有空间的远近,没有人我的是非,剎那之中有永恒,一念之中有三千。所以禅者修定悟道以后,你挂念他年老,他说没有时间老;你要他旅行游览,他说法界皆在他的心中。因为禅者一悟以后,就能泯灭时空内外、自他对待。

  其实内外、对待,实皆一如也。禅者看世间烦恼如流水,观人世横逆是涅盘;因为有禅,那怕是短短的一瞬,也足够一生一世受用无尽了。

  禅者的内心拥有宇宙三千,禅者的生活紧紧与大自然结合。自然界,大地山河、树木花草、日月星辰、和风雨露,都是我们的共财;拥有大自然,才是永远的财富。

  禅者的生活简朴,不会对外攀缘,因为他的内心丰富,故能自在解脱。

  所谓:「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禅者行云流水似的各处行脚、参访、教化,平日生活随缘而又简单,「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在清茶淡饭、粗布衣单的生活里,有着「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怡然自得。

  所谓「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不思他;时人若问居何处,青山绿水是我家」,禅者栖身心于大千世界,蔬食裹腹,草叶为衣,心如明月清净无染;一生不起杂念,也没有害人的心思,常以青山绿水为家。

  所谓「禅悦酥酡微妙供,大千世界一禅床」,真正的禅者,禅就可以当食住。参禅参到欢喜了,无所住,也无所不住,常以禅悦为皈依,大千世界都是禅者的一个床。

  禅者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懒融禅师煮石充饥,没有时间为俗人擦拭鼻涕;弘一大师「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恬淡知足。

  一个有悟境的禅者,生命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未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禅师们随缘放旷,任性逍遥,摆脱物质尘劳的束缚,安住于丰富心灵世界的那种随遇而安、随缘度化的风釆,为人间树立了圣贤的典范,就连赫赫尊荣的大清顺治皇帝也不禁称羡:「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其实,禅不是只属于少数的禅者所有,禅是人间的。禅,有如圆月光明;天上的圆月,光明却不露锋芒,柔和却不矫情。它遍照山河,没有偏私;它展现圆满,没有隐藏。

  禅,是我们的自性。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宝藏,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只是一般人往往不识自家宝藏,每天随着「见闻觉知」 不断追逐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执取虚幻不实的五欲六尘,任由我们的真心在五趣里流转,在六道里轮回,实在可惜!所幸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的,因此尽管流转生死,本我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有朝一日,当我们有了禅定的觉观智能,可以让我们的「见闻觉知」不随「境界」而转,自然就能转凡为圣,从 而达到如下的境界:

  第一、从凡夫「差别」的世界到圣贤「平等」的世界。凡夫所认识的世间是千差万别的;反之,圣贤看世间,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禅的「平等心」看待世间,诚所谓「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

  第二、从凡夫「动乱」的世界到圣贤「寂静」的世界。凡夫的世界因为有物欲尘劳,因此扰攘不安,「动荡」不已;相反的,圣贤追求的是禅悦法喜,是「寂静」无哗的生活。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里,就能真实认识世间。

  第三、从凡夫「生灭」的世界到圣贤「涅盘」的世界。凡夫世间,生灭无常,不但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器世间也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如果我们能「善分别」圣贤的「涅盘」世界,亦即灭绝「时空」对待、「人我」对待、「生死」对待,所谓「不生不灭」的真如世界,也就能认识诸法实相。

  第四、从凡夫「垢秽」的世界到圣贤「清净」的世界。娑 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充满杀盗淫妄。如果我们有了禅观的智能,能身行「不乱杀」、「不偷盗」、「不邪淫」;口说「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 「不绮语」;意想「不贪欲」、「不瞋毒」、「不愚痴」,就能从凡夫「垢秽」的世界,到圣贤「清净」的世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第五、从凡夫「缺陷」的世界到圣贤「圆满」的世界。凡夫世间,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佛一半,魔一半。凡夫世界充满缺陷,如果我们透过禅修,让自己「做人」圆满,「福慧」圆满,「修行」圆满,就能进入圣贤「常乐我净」的圆满世界。

  第六、从凡夫「苦恼」的世界到圣贤「安乐」的世界。凡夫世间,充满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各种忧悲苦恼,如果我们能证悟真如佛性,就能与圣贤同登「禅悦法喜」的「安乐」世界。

  《华严经》云:「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如果我们能有禅定的智能力,把自己安住在无上深妙的真理,而能不为「财」动、不为「情」动、不为 「名」动、不为「谤」动、不为「苦」动、不为「难」动、不为「利」动、不为「气」动……,则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我不动心,即使身处污泥,也能长出净 莲。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的「禅定」里,过着「禅者」的生活,这才是最安乐的生活,这也就是禅的最大妙用了。

四、定的利益──息灭妄想,安忍身心

  一般人学佛修行,总希望有所感应。感应的原理就如同「月现江心」,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 提月现前」。菩萨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常游在毕竟空里,对大地众生没有分别心,只要众生心中清净无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无波,月亮自能影现江心。

  打坐参禅,就是在做澄心静虑的功夫,坐禅虽有「调身、调息、调心」三步骤,但以调心为上;心地柔软清净,就如江水澄澈无波,自然菩提现前。因此,坐禅要 想获得利益,必须调伏我们的心,首先要息灭妄想,安忍身心,让心定于一境,心物相应,在「一」中体会「无限」,自能获得身心自在,明心见性,这就是坐禅最 大的利益。

  谈到坐禅的利益,有一位卖豆腐的,送豆腐到寺院,看到禅坐中的法师们威仪庄 严,油然生起敬慕之心。他想:我也来打坐。于是请求纠察师父让他随喜参加。当他进入禅堂之后,放下一切杂念,专心一意的打坐。过了一支香的时间,他如获至 宝的发出欢呼说:「我终于想起来了,五年前李大用欠我的三块豆腐钱,还没有还给我。」

  卖 豆腐的只静坐了一会儿的时间,就能收到如此的好处,说明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所以,清净而专注的 心,是开启智能的重要原因,当我们坐禅,只要用上了功夫,一旦心湖的波浪静止了,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参禅打坐刚开始的阶段,能使身体感到轻安愉快,心地柔软笃实;一旦功夫深了,到达忘失身心、世界的时候,觉悟的道路自然开启。因此,有了禅以 后,我们的生活烦恼会减少,对事情的看法不会颠倒,很多矛盾、差别的现象也可以统一起来。有了禅以后,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穷也好、富也好、有也好、 无也好,视透梦幻空花的尘世,得到大解脱大自在,这个禅就凌驾一切之上了。

  所以,禅虽然是古老的遗产,但更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泉源,因为禅的功用可以扩大心胸、坚定毅力、增加健康、启发智能、调和精神、防护疾病、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练心地、理解提起、记忆清晰。

  有了禅以后,我们在世间上没有恐惧,就是生死,都不畏惧。有了禅,心中就有了定,就有力量,当脑波在禅定凝聚集合、接收感应的时候,自然容易心想事成,无有不办。

  此外,透过禅修,可以得到无量的禅悦法喜与利益:

  1.消除生活压力:生活的压力来自内心的散乱,以及对生活现象的错误认识。禅坐可以静心息虑,找回自性,帮助我们辨别邪正,厘清错误,压力也就自然消除。

  2.增进身体健康: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现代的医学证明,人类的身体疾病,大都来自于内心的焦虑、贪婪、瞋恚等情绪。禅坐可以让我们性情恬静,气息安宁,感受清凉,并且可以畅通气血脉络,促进新陈代谢,使机能不易退化,因此不仅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袪病延年。

  3.提升内在涵养:在科技发达,物资丰裕的今日社会,一般人镇日汲汲于追逐声色犬马、名位权势,以致为物欲蒙蔽自心,失落自我。倘若能与「禅坐」为友,则内有主宰,不为物役,自能提升内在涵养,形之于外,则能变化气质。

  4.享有禅悦之乐:佛陀曾说:「坐禅能得现法乐住。」所谓现法乐即禅定之乐,这是一种从寂静心中所产生的美妙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勤于禅坐的人,可得此禅悦之乐。

  5.开发本具智能:《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禅坐能令人形神安定,心地明净,不但能开发本具智能,而且能获得众人爱敬,办事易成,因此是增长福慧之道。

  6.终能见性成佛:禅坐可以去除烦恼妄想,使我们内外空静,心性寂灭,廓然而悟。因此,禅堂又称选佛场,只要功夫下得深,终能见性成佛。

  禅坐最终的目的,在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甚至连佛、觉悟的世界也荡涤无遗。禅师们在寂寂的古剎、袅袅的烟火中,一支香、一支香地 打坐,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而达到不迷不 悟,完全解脱自在的境界。

  诚如如净禅师在他的语录上说:参禅为身心脱落,不用烧香、礼 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始得。坐禅不是沉思瞑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坐禅有别于诵经拜佛,坐禅的人要拋弃万尘,心无旁骛,一心以禅坐为最高无上的安 乐法门,彷佛回归自己本家一般,安然地稳坐在自己的法性之座上面,和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遨游于法界性海之中。

  总之,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但是参禅如果不得法,也会成为禅病。

  现在一般禅者的毛病,举例说,大家墨守公案禅,讲来讲去,搬来搬去,就是过去禅师们留下来的公案。所以,过去在大陆江苏扬州高旻寺的禅堂里,有一个规矩,不准许讲公案,就是怕禅者被公案左右,被公案迷惑了,找不到禅的真正意义。

  公案怎么成为禅病呢?过去有甲乙两个寺院,寺院的师父每天早晨都会派一个沙弥到市场去买菜。甲寺院的沙弥比较灵巧,乙寺院的沙弥比较笨拙。有一天,两个沙弥在路上相遇,乙寺院的沙弥就问甲寺院的沙弥:「喂!你今天要到哪里?」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我的腿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乙寺院的沙弥一听,不知道如何再继续问,回去就把事情告诉师父,师父一听,说:「你好笨喔!当他说『腿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你可以再问他一句:『假如腿不走了,你要到哪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这样子!」第二天,遇到甲寺院的沙弥,他满有信心地问道:「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口气改变了,回答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回答的话一变,乙寺院的沙弥不知道怎样回答,回去又把这件事情报告师父,师父听了以后,又说:「你好笨喔!当他回答『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你可以再问他:『假如风不吹了,你要到哪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是这样!」

  第三天,在路上又遇上甲寺院的沙弥,他又再问:「喂!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说:「我要上市场买菜。」乙寺院的沙弥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话,从侧面来讲,你不能体悟了解,从正面上来说,你也不能直下承当。所以,光从口头上来论禅,不从心里上去觉悟,像这种公案禅是不能悟道的。

  公案禅是一种禅病,口头禅也是禅病。口头禅是禅学,是禅的学问,不是禅宗,不是禅行。口头禅只是学了一些禅门的术语、禅门的掌故,搬来弄去,是没有用的。

  还有一种禅病,就是鹦鹉禅。看到过去的师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依样画葫芦,鹦鹉学话,不知其义,那也是一种禅病。如临济禅师即将圆寂时说:「吾灭后, 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弟子三圣出来说:「怎敢灭和尚正法眼藏。」临济:「以后有人问你,向他道什么?」三圣便喝!临济禅师:「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 边灭却。」言讫,即端然示寂。

  禅,也不能用分别心去参。唐朝圭峰宗密禅师将禅分为五味 禅: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其实,禅本来是不应该有分别、有次第的,学禅最好是学一味禅,所谓「百川流入大海,同一咸味」,江、河、 溪水流到大海,都是同一咸味。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在禅里面是不可说,不可分别的。

  有人问闲闻和尚:「禅有禅病,究竟什么是禅病呢?」

  闲闻和尚有一个很精辟的见解,他回答说:「衲子因禅致病的很多。」意思是说,有的禅师没有经过禅学的专家指导,参禅就容易出毛病。病在哪里呢?有的病在 耳目,他以为禅是耳朵听,眼睛看,所谓「扬眉瞬目都是禅」。其实,有时候扬眉瞬目也会成为病,因为,禅不是猜谜语,不能似是而非的猜想。有的人病在口舌, 以为胡言乱语,随便乱说,大声吼吼就是禅,这是错的,禅不是随便乱说的。有的人病在手足,以为进退、指东画西都是禅,其实都不是。所以,过去曾经有弟子问 云门禅师:「假如有一个人,他眼睛瞎了,耳朵聋了,口又哑了,可以参禅吗?」

  云门禅师即刻呵斥:「既来请益,为何见而不拜?」

  弟子赶忙就地一拜,刚抬起头,云门禅师挥起拄杖就打。弟子大惊,向后急退,云门禅师哈哈大笑道:「你没有瞎嘛!不要怕,来!你到前面来。」

  弟子惊魂甫定,依言向前走了两步。云门又笑道:「你听得到,没有聋呀!」举起拂尘,「你会吗?」

  弟子应声说:「不会!」

  云门禅师又哈哈大笑道:「咦!你不是哑巴嘛!」

  其实,就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聋子、瞎子、哑巴,只要有心,禅在心里,禅不是用眼、口、耳来学的。

  但是,也有参禅的人病在心;心里有了分别、计较,就是病。真实的禅,所谓「穷寻究妙,超离于一切境界」,这才是禅。所以,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 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个时候,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滞目成病的了。

  禅,就好象是哑巴吃蜜,甜味点滴在心头,你只有体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憨山德清禅师这样说过:「一身独坐似枯禅,扑尽寒灰何不燃?忽听楼顶钟鼓响,一声清韵满霜天。」禅,不能变成枯木禅,枯木要让它能遇到春风,能生发,也就是不要让禅停滞,成为枯木死灰。

  禅,更不能成为野狐禅。有的人以为禅没有什么形式,没有什么规则,可以信口开河,可以随手拈来,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有名的禅宗公案「野狐禅」,就是叙述过去有一个人问一位禅师:「大修行者,落不落因果?」

  禅师信口回答:「不落因果。」

  不落因果,就是不会堕落到因果里面,就等于不受因果的制裁,这是不合乎佛法的。所以,他这一字之差,五百世堕落为野狐身,后来遇到百丈禅师,向禅师求一 句转语,百丈禅师教以「不昧因果」,也就是无论什么好坏都不离因果,终于帮助他脱离野狐身。所以,禅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现在的人参禅,有时是为了保健,为了健康。禅,用来做为健康之道,当然无可厚非,可是身体总有老病死,身体在无限的时间里,总有它的岁月、年限。而禅是 永恒的,不应该只是把它用在健康上面。当然,我们平常每天生活忙碌,能够坐个十分钟、二十分钟,不但能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还可以澄心静虑,让你有再奋发的 精神。不过,禅的重要意义,还在明心见性,不能光用口头谈说,用公案叙述,用身体枯坐,这许多所谓话头禅、枯木禅、健身禅、鹦鹉禅,都是一种禅病。

  此外,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剎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着,有了执着,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着,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禅是什么?禅不是随便的胡言乱语,我们不要以为禅师们讲话颠三倒四,在颠倒里面有他的顺序;我们也不要以为禅师们的话自相矛盾,在矛盾里面,有他的统一性。

  禅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参禅并非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参禅。历史上,如裴休宰相、庞蕴居士、王阳明、苏东坡等,都是在家的大禅匠。参禅,也不一定要在寺 庙、禅堂或佛殿里才可以参禅。虽然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创建丛林,百丈怀海禅师建立清规,为禅宗立下了千秋万代的规范;但是真正的禅者,不一定要在丛林里, 也不拘于什么法定规章,只要在山林树下,就可以参禅,乃至河川水边,也可以参禅。在家信徒在自己家中的客厅里、地板上、床铺上、沙发上,只要有一个位置能 坐下来,就可以参禅。平时出门在外,利用搭机、行船、乘车时,也可以参禅。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 道。

  人生有病、有苦,因为有了禅,就能随来随遣,所以禅是健康之道。禅尤其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但是参禅的利益固然很多,有的人参禅不得要领,往往容易「走火入魔」。走火入魔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1.贪图神通:参禅打坐,不能贪图神通。禅定虽然可以引发神通,但是神通必须建立在慈悲心和守持戒法上,如果没有慈悲心,不能持守戒法,便容易着魔。

  2.自我闭塞:禅是洒脱、幽默、风趣,禅是非常活泼、开阔的。因此参禅的人不能自我闭塞,不能自我束缚;想不开、想不通,便容易走火入魔。

  3.邪知邪见:参禅旨在开发真如佛性,是为了要彻悟本来面目,为了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成佛作祖。但是有的人参禅是为了妄求神通,以此自我炫耀,甚至打击别人,这种知见上的错误,容易走火入魔。

  4.妄动散乱:参禅是为了调伏妄心,是为了找回自己的真心。但是有的人心定不下来,老是妄动、散乱,愈是参禅,愈妄想;愈打坐,愈烦恼。如此不但容易走火入魔,而且还会退失道心。

  对于初学者,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要名师指导:参禅打坐,如果没有名师指导,盲修瞎练,容易出差错。

  2.要自我察觉:禅,完全要靠自己洞察心机,靠自己当下承当。因此参禅要有大善根、大信心、大疑情、大奋志。

  3.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着一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4.要把持中道: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着心、不着境、不着动、不着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不落于好坏、是非、善恶、有无的两边。

  此外,一般学佛的障道因缘,也都是参禅的阻碍,应该去除,例如:

  1.心门不开:我们的「心」好象一扇大门,门不开,外面的人进不来。如果「心门」不开,凡事排拒,则「真理」、「智能」的法水就无法流进心中。所以心门不开是学佛的障道因缘,也是参禅的障碍。

  2.心结不解:心里的结,往往来自猜疑、嫉妒以及对人我是非「执着」不舍,因此产生心结,成为障道因缘。

  3.心担不放:心里的「负担」,如金钱名利、恩怨情仇、家庭事业等放不下,因此产生烦恼,自然成为障道因缘。

  4.心妄不除:经云「妄念不起处处安」;相反的,妄想、杂念不除,不但无法心安自在,更是障碍佛道的因缘。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5.心忧不喜:世间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每天心里忧愁、烦闷,心里没有法喜,如何领略微妙的佛法,因此「心忧不喜」也是障道因缘。

  6.心暗不明:一个没有般若智能的人,无法点亮自己的心灯,每天生活在「黑暗」里,自然难以见道。

  7.心狭不宽:心量狭小,不能包容、忍受别人的优缺点,也是障道因缘。例如「同行相嫉」、「见不得别人好」等,都是障道的因缘。

  8.心恶不善:〈七佛通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个心里充满恶念的人,自然无法与佛道相应。

  9.心邪不正:学佛首要皈依三宝、相信因果。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邪知邪见,例如「不信三宝」、「不信因果」,这也是障道的因缘。

  10.心贪不舍:一个人如果天天贪图别人给我,自己完全不肯喜舍布施,这与佛教的六度、四无量心等教义是背道而驰的,自然无法契入佛道。

  11.心迷不信:心里迷惑,不求觉悟,完全与真理「绝缘」,如何能够悟道?

  12.心有不空:《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一个人如果自满、执着、成见不空,正如一个已装满茶水的杯子,再好的法水也流不进心里。因此,心要「空」,才能悟道,才能认识佛境界。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的,它必须从生活中去修行、体验。一个人有禅定的修养、禅定的功夫,他的心很宁静, 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件事而起伏、动乱,不会轻易受到影响。所以,静心的人,恩也好、怨也好、善也好、恶也好,都不能乱其神,不为外境左右,这就是静 心的功夫。

  六祖惠能大师得法后,辗转到了广州法性寺,时值印宗法师正在那里讲经,当时风 正吹着旗旛,旛子随风飘动不停。有一僧说这是「风动」,另外一僧反驳说这是「旛动」。两人争论不休,于是六祖走上前对他们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旛动, 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这则著名的公案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心能定静,就不会随外境的变动而执着于或风动、或旛动等小见小得的分别知见了。

  另一段有趣的禅门公案,说到苏东坡有一次作出一首自认为震古铄今的诗偈,捋起长胡子,一副掩不住的自得之喜,急忙叫书僮火速划艇送去给居住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心想印老一定会大赞特赞个不停。佛印禅师看到偈中题的是: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看完后的佛印禅师,一语不发,只批上「放屁」两字,就叫书僮带回。接到回报的苏东坡瞪着「放屁」二个字,直气得七孔生烟,连忙叫书僮备船。小船过了江, 眼看佛印正站在岸边笑迎着,苏东坡更憋不住一肚子火,冲前就嚷:「禅师!刚才我派书僮呈偈,何处不对?禅师何以开口就骂人呢?」佛印禅师呵呵大笑说:「我 道你是真的八风吹不动,怎么我一声『放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

  佛教把「利、衰、毁、 誉、称、讥、苦、乐」等八种最常影响我们内心世界的境界称作「八风」,苏东坡虽以为自己的心早就不受外在世界的毁誉称讥所牵动,不料还是忍不住小小「放 屁」两个字的考验。可见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心会随物而转;但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大梅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一生隐居在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 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的说:「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后来,马祖 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德说「竹影扫阶尘不动」,大梅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有如稳坐泰山,即便老师真的一百八十度的改成「非心非佛」,对他来说,也不过是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丝毫也扫不动一点尘埃。

  有一位南泉禅师,有一天问陆亘大夫一个问题,他说:「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鹅在瓶里慢慢长大了,瓶口很小,鹅出不来了。现在我们要把这只鹅放出来,但是不得毁瓶,也不可伤鹅。请问,鹅如何才能出来呢?」

  陆亘大夫对这个问题茫然,不知如何以对。正当他犹豫、思考的时候,南泉禅师大叫一声:「陆亘!」

  陆亘大夫随声响应:「有!」

  南泉禅师笑呵呵说:「这不是出来了吗?」

  这是什么意思呢?鹅代表的是佛性,瓶子代表的是身体,你以为我们悟道,证到真如法身,一定要把这个身体消灭、毁坏了以后,另外还有一个真如法身吗?不是的,就在这四大五蕴假合的色身上,你如果懂得「内外一如」的话,那就能见到我们的真如自性,也就是我们的禅心佛性了。

  因此,禅是佛性,人人本具,人类需要禅,只有禅才能「转」生活中的痛苦为快乐,「化」忧郁为喜悦;只有禅才能「转」生命的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 盘。有了禅以后,我们在世间上就没有恐怖,即使面对生死,也不畏惧。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禅」,只有「禅」,才能医治功利、物质主义的「时代 病」;只有禅,才能根除相对、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只有「禅」,才能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找回失去已久的精神家园;只有「禅」,才能为东方、西方文化的 差别,如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自然观、道德观等,找出平衡点。

  禅能为人类筑 起一座沟通东西文化、心识思想、心灵交流的桥梁。禅是人类共有的宝藏,禅原本存在于天地、方寸之间,昔日圣者佛陀发现禅的存在,于是世代相传至今。禅,没 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

  禅,平凡、平实,所谓「平常心是道」,所以禅就在眼前,它是那么的自然、纯真、朴实、美好、亲切。有了禅的定力,进而开发吾人本具的般若智能,才能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所以,禅,会永远的被人类追寻着。

  谢谢大家。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上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   下一篇:星云法师天津爆炸事件祈愿文
  • 本篇有 人阅读
    • 最新图文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