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分享加载中

八大人觉经十讲

作者:星云法师   来源:网络   发布:灵岩灯   时间:2014-06-03 09:22:48

自 序
经 文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
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第五讲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第六讲 智能为化愚的根本
第七讲 布施为度人的根本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第十讲 八大人觉经的总结

自 序
星 云

  在《八大人觉经十讲》里,我要讲说的都已讲过了,这里就略述出版的因缘吧﹗

  一九五五年冬十月,我在宜兰讲说《八大人觉经》,每天皆会发讲义给听讲者参考,大家对此经都听得颇有兴趣,记得那次还有很多人参加心得考试。

  一九五六年五、六月间,我在高雄市立图书馆也讲过此经,由宜兰慈庄负责油印讲义,高雄慈华用打字印刷分送给听讲者。

  讲说《八大人觉经》的录音,在宜兰民本电台、正声广播公司云林电台,都播出过。

  一九五九年十月,我在台北第三次讲说本经,时间是十天,由就读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吴慈郁小姐,一边听讲,一边参考我昔日的讲义,记录成书。

  云林电台节目组组长李慈雯来信说,有些听众集合了印资,要我把此经的讲解印行流通,刚好,慈郁的记录交来,我就交给佛教文化服务处印行,这就是《大人觉经十讲》出版的经过和因缘。

  《八大人觉经》是佛教入世的圣典,虽然只有三百七十二字的经文,但对人生的启示很大,正如本经所说:「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九六○年六月于宜兰

经文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能,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诸位大众。

  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

  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在概述里讲,作为第一讲,经文最后的流通分是总结,也作为一讲,前后加起来共十讲,所以我就将此次演讲的题目定为《佛说八大人觉经十讲》。

  ■佛说本经的因缘

  一件事情,总有它的因缘,佛陀为什么要讲说本经?自然也有一段因缘。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在法会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请问佛陀道:『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我们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而接近社会做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盘,恳求佛陀指导开示﹗』

  佛陀慈祥的微笑着,很欢喜的回答道:『阿那律﹗你所说的是实在的话,你所问的是学大人(菩萨)的问题,我为你说八大人觉,可于昼夜,至心诵念,……』这就是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经文的组织

  一切经典开始都有「如是我闻」等的六成就,唯有本经没有,因为本经不是佛陀一会所说,乃是片断的缘故,所以经前序分没有「如是我闻」,经后流通分没有「信受奉行」。

  本经经文的组织,虽然和其它的经不一样,但本经仍是有首有尾,条目分明,学者极易把握经文的本意。

  ■内容与价值

  在佛教里,很多大德都认为本经是最适合在家信众受持的经典,常听人喊「人生佛教」、「在家佛教」的口号,究竟如何建立人生佛教?如何才是在家佛教?一定要提出圣言量来作为依据,在我想,本经就是建立人生佛教、修学在家佛教的一本最好的宝典﹗

  佛教,虽然是分在家的与出家的,但在家的信徒在比例上是占多数;佛教,又分入世的与出世的,但其精神仍然是着重入世;佛教,又再分现实人生的与来世受生的,但重点也仍是在现实人生。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也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佛教里,人生佛教与在家佛教,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这本入世应用的人生宝典––《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经文只有短短的数百字,但其价值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指出:
  经的内容,像航海的指南针,指示人生的前程﹗
  本经的内容,像午夜的钟声,惊醒人生的迷梦﹗
  本经是认识迷途回归觉路的圣经﹗
  本经是在家弟子改善生活的圣经﹗

  ■经题的解释

  佛说八大人觉经

  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本为印度迦毘罗卫国的王子,因要了脱生死,救度众生,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人间不实的王子虚荣,出家学道;三十一岁时,终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觉,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岁时,于娑罗双树下进入涅盘。一切佛经经题均有「佛说」二字,即一切佛经均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此经当然也不例外。

  在讲说此经经题的时候,我们先要对「大人」这个名词有所了解,因为这里所讲的大人,不是「大人」、「小人」的大人,也不是指做大官的,或是经营大买卖的才叫做大人。本经不是告诉人升官发财的方法,本经所讲的大人,是指办了生脱死及广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亦即「菩萨」之意。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我国的文字,是「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的意思。我们一说到菩萨,有人就会想起供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央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不错,观世音、地藏都是菩萨,但这里所讲的菩萨大人,指的是进入佛门已经发心学道的菩萨。

  你们或许要问:人,怎么可以称做菩萨?其实,菩萨不是画像,不是光供在三宝殿里给人供养礼拜的,菩萨是象征着活泼泼的人生,有无限的热情,有无量的悲愿,能够自利利他的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世间上只要多一个人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多一个菩萨。菩萨分很多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阶位菩萨。观世音、地藏、文殊、普贤固然是菩萨,是十地以上的妙觉菩萨。但若是发心办了生死、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也可称做菩萨,不过,这只能称做初发心的菩萨,或是才有信的菩萨。

  此经有「八」条修行成佛的方法,是办了生死、度众生的「大」事业的「人」所应该「觉」悟的「经」典,所以叫做《八大人觉经》。

  说起菩萨的觉悟,这就要讲到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要使众生觉悟之教。佛陀为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无非要令众生入佛知见,无非要开导众生觉悟之路。觉是迷的反面,众生流浪生死,轮回六道,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所以曰迷;现在若能知道轮回是苦,生死可畏,觉悟到要照此经八条大人修学的法门去实践,此谓之觉。

  把佛陀说的这八条欲令众生觉悟的道理集合起来,名曰「经」。经就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的意思,照着佛陀指示的路径去走,就能达到了脱生死、自在安乐的境界。凡是道理之所以能被称做经:在上要契合历万劫而不磨灭的真理,在下要契合千万变化的众生根机。本经是佛讲说的,而且也是发心的众生所能修学的,所以经名为《佛说八大人觉经》。

  ■译人的考证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本是印度的梵文,把梵文译为汉文,一定要有译者,翻译本经的译者,就是后汉沙门安世高法师。

  后汉是朝代名,就是我国光武中兴的后汉;安息国即是现在的波斯;沙门通指学道的人,华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之谓。后汉是指安世高出生的时间,安息国是指安世高出生的地方,沙门是指安世高的身分,安世高就是翻译本经的译者。

  法师安世高,亦名安清,本为安息国的王子,继位以后,终日劳烦的政治生活,使他极不自由,同时更感到富贵荣华的不实,于是让王位给他的叔叔,他就披着袈裟,出家学道。法师生有语言天才,通晓三十余国的语言,尤其精通汉文,博览F经,而且能听懂鸟兽的语言,一生神异的事迹很多。在汉桓帝的时候,他从安息国来到洛阳,翻译的经典共有一百余部,今日所流传的大概只有三十多部。法师所译的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辞而不华,质而不野,在我国初期翻译经论的历史上,安世高法师被誉为诸师之冠,可见他在翻译史上的地位。

  ■序文的宣讲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东晋时的道安法师把每部佛经都分作三分,就是所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如头,正宗分如身,流通分如脚。道安法师这样分判,大家都称赞说:「弥天高判,今古同遵。」可见这分判的高明。

  本经,不是一会所讲的,但本经也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完整。

  上面的四句经文,就可把他看作序分,做为本经的开场缘起。

  做为佛陀的弟子,早晚应该有固定的修持功课。在佛教里,各个寺院中大都以《楞严咒》、《弥陀经》作为早晚必修的功课。其实照本经的序分来看,要推行人生佛教,要改变身心的气质,以《八大人觉经》作为早晚称念的课诵,那是非常确实妥当的。

  本经虽然可以作为在家信徒早晚受持的经典,但出家弟子更是要受持。为佛弟子,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发心信佛,皈依三宝,依佛教而行,皆名为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没有虚伪,没有杂乱,不分春夏秋冬,不问白昼夜晚,把这八项菩萨所应觉悟的事理绵延相续,时时系念,或是高声诵读,或是默念于心,这就是最好的修持。

  佛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这七众弟子都应该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经》,但研究本经的内容,在家的佛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来受持更为适合﹗

  我们现在把《八大人觉经》的八觉,列表如下,以后我们就按照列表来讲解,希望大家至心受持:

  八大人觉--
      世界观--器世间--国土危脆
           有情世间--世间无常
           五蕴世间--四大苦空
      人生观--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智能为化愚的根本
         --布施为度人的根本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结 论: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是《八大人觉经》说明修学菩萨道、办了生脱死事业的人,应有的第一觉悟。

  在这一段经文里,也可以说,就是总指佛教的「世间观」。

  经文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的是「无常观」,「四大苦空」说的是「苦空观」,「五阴无我」说的是「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说的是「不净观」,我先来讲说「世间的无常观」。

  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

  所谓世间,就是宇宙的意思。古往今来的时间是「宇」,上下四方的空间是「宙」。

  我人生存在这无限的时间、无边的空间之中,实有对世间认识的必要。

  世间,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在佛教里,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因为我们不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而引发对世间错误的认识,把世间的一切执为实有,贪恋、执着,但谁又能战胜无常呢?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智度论》也说:「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所作满三界,无常风所坏。」世间上的富贵荣华,固然像是三更大梦,就是我们每天盥洗珍惜的身体,究竟又能活上多少年?世间、身体、心理都在活动,都在变化,都在不停的迁流,「桑田沧海、沧海桑田」,这世间上的一切,哪一样有永恒性?哪一样有实在性?

  「无常」就是世间的真实,一切都好象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镜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世间既是无常的,国土是危脆的当然不用再说。国土不安曰「危」,不实曰「脆」,别项不说,就拿台湾及日本的地震来说,每一次大地震,财产的损失,生命的死亡,都难以数计,像这样的国土不就是危脆的吗?

  我们把世间的无常观解说清楚了,现在再解说四大的苦空观。

  我们常听到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也会说一句「四大皆空」的话,不过这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误解的「酒色财气」叫四大,不是说一个人不贪酒色财气,就叫做四大皆空了。

  其实,四大苦空,是佛教对世界本质上的说明。

  所谓「四大」,就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原素,大至世界、人生,小至一花一草,莫不由四大种的原素结合而成的。这四大原素就是地、水、火、风。地是以坚硬为性,水是以潮湿为性,火是以温暖为性,风是以流动为性。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哪一项不是仰赖地水火风四大原素所结合而成的?拿人来说,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溺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调,那就要病了,甚至四大分散,那就是死亡了。人是如此,花草也是如此,比方说,一朵花的成长,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要有适宜的「水」分,要有温暖如「火」的阳光,要有流动的空气和徐「风」,若是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成长开放了。

  以四大原素和合的我人身体,为什么要说是苦空的呢?哲学家老聃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在就是众苦积聚而成,在我们的心上有贪瞋痴烦恼的痛苦,在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在家庭有愁衣愁食及恩爱别离的痛苦,在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在世间上有风灾、水灾、震灾、兵灾等等的痛苦。苦,紧紧跟随着我们;苦,紧紧的控制着我们,我们就是在苦中讨生活。

  有些人常听到佛教说苦呀苦呀的话,以为学佛就是学吃苦的,或者学佛就非要受苦不可。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佛教是快乐幸福之教,我们是为了离苦得乐才信奉佛教。

  信奉佛教的人,应该先要认识苦,知道苦,才懂得要追求快乐。如果在苦中不以为苦,或是在苦中还以为是乐,这样的人,怎么肯修学佛法呢?

  知苦,就是入道之门。

  过去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中,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他俩辛苦经营生意,攒了不少积蓄,只是膝下犹虚,一个儿女也没有。东边拜,西边求,都未能如愿。年老的夫妇求子心切,想要知道无子的原因,但乡村之中,没有有道行的人可问。一天,有一个出家未久的人游方经过此地,老夫妇一见大喜,请他回去供养,饱餐以后,请他说法,求其开示无子的原因,这位出家未久尚不懂得说法的人,心中很焦急,他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老夫妇诚心诚意,跪在他的面前,俯伏于地,头也不抬。这位初出家的人心急如焚,因为自己是一个出家人,也不好说他不会说法,不懂这些道理,这时他忽然觉得做一个出家人真是很难,不觉就脱口说道:『真难呀﹗』

  跪在地上的老夫妇一听,这话说中了他们的心坎,他们觉得这句开示,真是至理名言,他俩为了求一个儿子,怎么也求不到,「真难呀﹗」这句话让他俩很有同感,赶紧又叩头如捣蒜的不住礼拜起来。

  这位初出家的人一看这对老夫妇如此虔诚,真没有办法可想,他如坐针毡,满身大汗直流,当他难受到极点的时候,不觉又脱口说道:『苦呀﹗』

  这句话在老夫妇听来,好象暮鼓晨钟,他俩觉得一点不错,自己这么大的年纪,连一个儿女都没有,苦呀﹗人生真苦呀﹗

  老夫妇听了深受感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初出家的人一看,急得没有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是溜之大吉吧﹗这老夫妇哭了好久,再静聆开示,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出家师父已走了,他们觉得这一定是活佛现世,来指点他们迷津,使他们知道人生是苦,从此他俩成为佛法虔诚的奉行者,认真修道,他们终于解脱人生的枷锁了。

  知道苦,才知道求解脱;苦,也是学道的增上缘﹗

  把四大说为苦空观,这是因为四大所合成的有情生命,以及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幻而不实,在一切虚假之中,还要受着八苦交煎,所以说「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的这句经文,是佛教的「无我观」。

  五阴是什么?五阴就是「我」的代名词。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我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在佛法叫做「色」;所谓精神,在佛法是指受、想、行、识而言。

  色,是变碍的意思。因为有形的物体,都是变化无常而有所障碍的,物和物之间遇到有和合性的便相吸,有抵逆性的便相拒,相吸便成,相拒便坏。

  受,是领纳的意思。知道苦,叫苦受:知道乐,叫乐受;不苦不乐的时候,叫不苦不乐受。

  想,是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

  行,是造作的意思。由取像而有造作的行动,有时作善,有时作恶,这都是行的力量。

  识,是了别的意思。如眼能了别认识青黄白黑,耳能了别认识好恶音声,鼻能了别认识香臭之味,舌能了别认识酸甜苦辣,身能了别认识冷暖软硬。

  我人业报所集的色身,在时间之流中生生死死,就是这五阴之我。阴是遮盖的意思,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遮盖了我们本来面目的真如佛性,众生沉沦苦海就是执着这五阴之我为实有。

  五阴无我,就是《心经》里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指的就是五阴,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五阴无我的意思。

  现在五阴所集合的我人身心,明明是真实不过的,我们色心所合的身体,行动自如,要东就东,要西就西,所受的苦乐也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要说五阴无我呢?

  原来,五阴之我,不过是假因缘暂时的和合,不能常住,没有自体,所以说「无我」。

  一说到「无我」,大家总是很害怕,「无我」之声,像是一个空空的原子弹,要把有情所执的「我」炸得粉身碎骨,无影无踪,大家对这种大乘无我之理,怎不恐怖呢?

  其实,我们若不能照空虚妄的五阴之我,真心之我又怎么能显现呢?把虚妄的去除了,真实的就会显现出来。乌云消了,朗朗的晴空才会出现。

  就是学道多年的人,如不能了知五阴无我,仍然无法获得解脱,仍然会被世间的一切虚假所囚。

  宋朝时,有一位金山的佛印禅师正在讲经,听众把道场挤得满满的,这时官封大学士的苏东坡居士也光临听经,禅师对他打着禅风机语说道:

  『此间无学士坐处﹗』苏东坡也是一个学佛参禅多年的人,听了以后回道:『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

  『学士﹗你既要老僧四大之身为座,老僧有个问题,你若回答得出,即将身子给你坐,你若回答不出,请将玉带解下来留在此间永镇山门?』

  『好的﹗好的﹗请你问吧?』

  『佛法讲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请问学士以什么为座?』

  满腹经论的大学士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问得哑口无言,只得留下身上的玉带。直到今日,金山江天寺所收藏的苏东坡玉带,成了稀世价值连城的古物﹗

  本经说「五阴无我」,最好的解释还是本经的经文,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因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前面我们曾讲过,我人身体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离散也就「灭」了;有情的身心,在迁流不息的「变」化着,在昔此今彼的迁「异」着。这五蕴和合的我,是「虚」而不实的,是「伪」而不真的,不能自由,不能自在,「无」有「主」宰。

  讲过了世间的无常观、四大的苦空观、五阴的无我观,最后应该讲到「心是恶源,形为罪薮」的不净观。

  良心﹗良心﹗虽然大家高叫着人要有良心,但没有良心的人仍然很多。那些身犯的奸淫,手犯的窃盗,口犯的恶言,主宰着身、手、口去犯罪的,就是心﹗

  那些手拿着硫酸,把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浇毁得面目全非;亲身用刀把他曾深夜谈心的朋友分尸灭迹,这些惨绝人寰的罪恶,不就是导源于心吗?

  一个人因为有自私的心,所以光明的本性被私心蒙蔽了,私心的气焰高了,什么义理人情可以不讲,什么损人利己的事情都可以做出。在这个世间上,小如家庭的人我是非,大至社会国家的战争,莫不由于私心的蛊惑﹗

  现在的社会,倡导科学的发明,鼓励艺术的进步,目的不外是增进人类的快乐幸福,但这仍然只是治标,因为科学、艺术并不能完全制止人类的犯罪,所以在科学、艺术之后,若能发扬佛教,用治本的方法,把每个人的良知发掘出来,去除造罪的私心之源,使心不攀缘外境,这才能使世界获得安宁和平,使人类获得真正福祉﹗

  世间的人,平常最爱的是美好的身体,最关心的是众多的财富,但到人生最后的时候,身体、财富却无法带走;人在生之日最不关心的是「心」,但到告别世间时,紧紧跟随我们而去的却是「心」﹗

  为身体享受忙碌的人多,为自心净化修持的人少,难怪世间的缺陷是如此之多﹗身体、财富不是我们的,心才是我们的主人翁﹗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恶源」,但心也是善源,所谓善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罢了。

  因为心易造恶,所以招感这有为的身形。假若易恶为善,虽有身体,当下就清净解脱了。

  能照上面说的道理观想、反省、察看,那就能逐渐脱离生死的苦海﹗所以第一觉悟的经文结尾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上面所讲的是《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综合这一段经文是说,要学菩萨了生脱死、广度众生的人,第一应该觉悟的是,人生和宇宙都是不能常住的,这个世间到处都是不安不实,因缘和合的四大五蕴的我,实在说来是苦的、空的、无我的、生灭的、变异的、虚伪的、没有主宰的。执着的妄心,是罪恶的源流;幻现的色身,是罪业集聚的处所。能懂得这以上的道理,常常思维观察,就可以渐渐的远离生死众苦的轮回。

  把上面的第一觉悟,用表说明如下:(表二)

  第一觉--
            ↗器---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无常观--世间
            ↘有情--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苦空观--四大→----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无我观--五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不净观--身形→----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是说佛教的世界观;从第二觉悟一直到第七觉悟是说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讲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讲到空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的世界;讲到有情,有佛、菩萨、天、人等的十法界众生。佛教所包含的道理虽很广泛,但佛教所讲的还是以人生问题为主。

  说起人生问题,就会联想到人生所必须的衣食、育乐、婚姻等等的问题上去,其实,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人生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死问题。

  今日大家所标榜的都是在谋求人类的幸福,但科学的发达,艺术的昌明,文学的优美,政治的进步,并不能完全解除人类的痛苦,因为科学、艺术、文学、政治只能改善人类的生活,但不能解脱人生的生死。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生死死,受着无穷的苦迫,这都是由贪欲引起的。学术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叫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

  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一切学术改进人的生活,但也助长人的欲望,所以科学也好,艺术也好,文学、政治也好,对人类是功罪参半,它增进人类的幸福,也带给人类苦恼。

  欲壑难填的世间,大家争求着声色货利的欲乐,对于欲乐中隐藏的痛苦,并不畏惧,这都是由于众生迷失本性,在生死轮回中,以苦为乐,积习难返,终日为欲所囚,而不知道向佛法中寻求解脱。

  经典里有这么一段故事:在印度恒河的岸边,有一队背着鱼笼从市场赶回家的妇女,在路上遇到一阵豪雨,这时,天渐渐的暗下来,但离家还有五、六里的路途,正当她们无法可想的时候,恰好有一个花店的主人留她们在家过夜。屋内全是花,充满了芬芳的香味,她们辛苦了一天,非常疲倦,但躺下来后,却怎样也睡不着,芬芳的花香使她们反而感到不习惯,直到晨鸡报晓的时候,她们都还不能入睡。其中有一个聪明的女人,去把鱼笼拿来放在床头,腥味盖覆花香,这样,她们才安然的睡了一会儿。

  被欲所囚的世间,污秽腥臭,大家久处其中,反而以为快乐,就如喜闻腥味的那F妇女一般。

  当然,欲,不一定完全是坏的,经里说欲有杂染欲和善法欲之分。内心不净,贪着外境的名利声色是欲,有着为人服务的理想从事社会福利的工作,也是欲。所以,每一个人应增长善法欲,而减少杂染欲。

  可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是杂染欲,而不是善法欲,难怪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常常诃欲了。

  大家所希望满足的欲望,不是眷属增多的欲,就是资用丰富的欲;不是升官发财的欲,就是长生不老的欲。其实这些欲就真能带给人快乐吗?父子、母女、师生、僚属、夫妻、兄弟、亲友、僮仆等的眷属欲是满足了,但是,亲爱的眷属有时反而成为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夫妇离婚,僮仆害主,恩爱的眷属反目后连路人都不如,聪明的人,何必一定要满足眷属欲呢?

  除了眷属欲,人的资用欲也很强烈,衣食住行要求其丰富,土地金钱是越多越好,每个人都希望资用方面的物质能够增加,其实,有时反为资用的物质拖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的生命、人格,往往为资用欲而葬送。财色当前,朋友义气可以不管,良心道德可以不问,人不成其为人,就给资用欲拖累了。

  除了眷属欲、资用欲以外,还有自体欲,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总希望面容要美丽,力气要强健,寿命要久长,可是世相是无常的,青春不常在,美貌能几何?就是古人说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赫赫的功业之下,也不知受了多少辛苦哩﹗

  综观多欲的人,苦恼越多。贪财,得到财不一定快乐,人为财忙的很多;贪名,得到名不一定快乐,人为名累的很多;贪色,得到色不一定快乐,人为色亡的很多;可见「多欲为苦」的这句经文,实如警世的晨钟﹗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的境界就是无欲的境界,人能无欲,品格自然高尚,苦恼自然减少。你看那些功名场中的人物,你看那些坐贾行商的众生,为了求名求利,不惜曲躬谄媚,说些花言巧语,大家做着欲望的奴隶,还以为快乐,这是多么的悲哀﹗

  当然,佛教并不是绝对要人禁欲的,佛教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态度,对于眷属、资用、身体等的欲望固然不可纵,但也无法完全脱离,所以,应该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离烦恼欲。

  翻开印度的历史,就知道当佛陀住世的时候,印度社会有一部分在家人是纵欲的乐行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尽量使生活奢靡享受;另一部分是修习外道的苦行人,是绝对禁欲的。苦行者不但断绝男女欲,他们对于衣食住行都是用最刻苦的方法磨炼自己。对于吃的东西,只用水中的绿苔,或是草根树皮花果之类聊以充饥,他们不穿衣服,终日裸着身体,有的坐在荆棘之上或是悬岩之边;有的卧在水边或是火旁。这些无益的苦行,徒然苦了自己,并不能因苦行而解脱。舍离了乐行欲,又为苦行欲所囚,这终不是解脱的方法。

  所以佛陀成道后,发出他真理的宣言,要修道者远离苦行(禁欲)与乐行(纵欲)的二边,而遵行中道的修行方式。

  以慈悲代替贪欲,以智能融化情感,不让心中生起杂染欲,自然就不会「多欲为苦」了。

  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经文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死了又生,生了又死,这样的疲劳辛苦,不就从贪欲而来的吗?

  就拿现实的生活来说,终日营求贪取,做着生活的牛马,不时患得患失,惶惶不安,这也都是从贪欲而来。

  贪欲,实在是可怕得很﹗世间上丧身害命的,往往都是由于贪欲的缘故。你看那飞蛾投火,鱼儿上钩,不就是贪欲所促使的吗?你看那些因窃盗罪、奸淫罪而被囚禁在监狱的犯人,不都是贪欲所陷害的吗?

  过去,有张、王二人相约出游,他们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元宝,二人大喜,商量结果,公平均分。路上,姓张对姓王的说道:『这一块金元宝,让我们二人遇到,是当地城隍老爷有眼,给我们发财的机会,我们应该买些酒菜到城隍老爷的面前拜拜,感激他的恩惠。』

  『这样很好,你去买菜,我在城隍庙前等你。』姓王的也很欢喜这么做。

  但此刻二人心中各怀了鬼胎。

  姓张的心中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

  姓王的心中也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

  贪欲心里起,恶向胆边生。

  姓张的想在酒菜里放些毒药,害死姓王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姓王的见到城隍庙中无人,准备了一把斧头,想害死姓张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

  张、王二人自以为想得妙计,对方决不会知道这一点。

  当姓张的酒菜买来,正在向城隍爷求拜的时候,想不到姓王的一斧头从脑后砍来﹗

  姓张的死后,姓王的欢喜非凡,正想拿着金元宝逃之夭夭的时候,忽然觉得饥肠辘辘,他想何不将供在城隍爷前的酒肉拿下来充饥。他一人自斟自酌,忽觉天旋地转,药性发作,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张、王二人因为贪欲过大,皆想独得金元宝,因此萌发害人之意,没想到却害了自己﹗这是因果现报,也说明了一切罪恶都是从贪欲生起的。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横财不发命穷人」,本来财富并不是靠贪欲而能得到的,发财要有发财的福,没有福,硬是想满足贪欲,求富求贵,其结果都是很悲惨的﹗

  发财的福,是从积德、布施而来,并不是从贪欲而来﹗

  多欲既然为苦,生死、疲劳既然是从贪欲而起,那如何来对治呢?经里告诉我们「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我们在前面讲过,欲不一定完全是罪恶的,为社会办福利的善法欲,不但不会有人反对,还会获得很多人的赞扬,不过,名利财色的欲过分奢求,社会舆论也不会同情的。虽然名誉、财利、男女、欲食等欲,经里并不要你完全断绝,事实上也无法完全断绝,但经里要我们「少欲无为」,多欲的人烦恼必多,少欲的人烦恼必少。少欲者心无谄曲,少欲者心不妄求,心无所欲则刚直,心无所欲则坦白,少欲无为的人,就不会为根尘牵累,身心自然就会获得自在。

  艳丽的色相,窈窕的歌舞,美味的饮食,崇高的名闻,给人的诱惑力极强,每每使人荡情失志。欲海里飘流的人生,身心怎么能得到自在安乐呢﹗根本的对策,是远离烦恼欲海,不要在欲海里冒险,提高警觉,不受它的诱惑,以定动慧拔的态度,奉行佛教的戒学。虽于饮食,但不为贪图口味而杀生;虽然聚财,但不贪图枉法以窃盗的手段取财;虽行夫妇之事,但不邪淫闹出多角的恶情纠纷;虽然说话,但不说妄言绮语;如果对世间能有这少欲无为的态度,身心固然自在,人间也就没有纷争了。

        ↗多欲(从贪欲起)--因↘
      凡夫             病患
     ↗  ↘为苦(生死疲劳)--果↗
  第二觉
     ↘  ↗少欲无为(戒学)--因↘
      菩萨            药方
        ↘身心自在(解脱)--果↗

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本经第二觉悟说的是多欲为生死的根本,在这第三觉悟里是说知足为守道的根本。要离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远不能有所成就。

  一般人对于这尘劳的世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金钱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万,名位做到县长想当省长,当了省长又想做部长。

  有一首不知足的歌,形容一个人「心无厌足」是非常贴切的。歌云: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支虚;
  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不知足的人,就如生活在永无满足的欲望里。

  很多人就是在功名富贵永无满足的欲望里,苦苦恼恼地度过了宝贵的人生。

  世间的祸患,人生的罪恶,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人虽然明明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活一天,总要对这个世间贪求一天。

  传说中的佛子吕洞宾,由仙道皈依佛教,一天想要试试人间的众生根机如何,是否可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头儿的样子降临凡间,在路上,正好遇到一个小孩子,他就上前问道:『小朋友﹗你希望得到什么吗?只要你把希望说出来,我都可以满足你。』

  这个小孩心想,世间最贵重的就是黄金,有了黄金什么事都可以做,因此他就回答道:『我希望有一块黄金。』

  吕洞宾当即用手向身旁的石头一指,一块大石头忽然变成黄金,吕洞宾就说道:『小朋友你把这块黄金拿去,作为我们的见面礼吧﹗』

  这个小孩子被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情形愣住了,但他思索了一会儿,就说道:『我不要这块黄金了。』

  『为什么不要呢?』吕洞宾也被弄得莫名其妙。

  『我要你的手指﹗』小孩子说。

  『你要我的手指有什么用呢?』

  『刚才你说要满足我的希望,这块黄金承蒙你给我,但一块黄金有用完的时候,若是你把手指给我,当我要钱用的时候,就可以点石成金了。』

  这个小孩子贪得无厌,不识好人心,让吕洞宾着实失望,他也自叹众生难度了。

  众生的「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这是不容否认的,贪欲越多,增罪越多。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大厦千间,夜眠几尺?积资巨万,日食几何?」在那些万贯家财的后面,不知隐藏着多少的罪恶﹗名誉高位之中,不知潜伏着多少陷阱﹗

  增长罪恶的非法多求,约而言之,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窃取他物,如小偷、强盗、土匪,专以掠夺他人的财物为主。
  第二是抵赖债务,如借他人的财物,到期不肯归还,倒账、抵赖、损人利己。
  第三是吞没寄存,如有人因事他去,将东西存放,待到领取时,否认其事。
  第四是欺罔共财,如两人合伙经商,于共得的利润他要独占,赚了一万,他只肯说五千。
  第五是因便侵占,如私取公物,或是偷工减料,假公济私等等均是。
  第六是藉势苟得,如贪污舞弊,欺骗敲诈,以显赫的势力使受损的人不敢伸张。
  第七是经营非法,如开设酒家、舞厅,或是屠宰为业,或是贩卖杀生用具(如钓鱼具)。

  人心没有厌足,非法的贪求就不会停止。本来,穿衣服只为了遮体取暖而已,但有钱人的衣衫,力求绫罗缎帛;吃饭只为了充饥而已,但有钱人的三餐,非要山珍海味;住处只要能避风雨就好,但有钱的人非要雕梁画栋;在享受方面,大自然的山水花草不够,还要跳舞打牌。以有限的物质,要想满足心无厌足的欲望,这怎么能够?因此就不得不作非法的多求了。像上面说的非法多求,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实是增长弥天的罪恶。

  在欲望的生活里打转,因为心无厌足,所以不得不作非法的多求,但如在修道的菩萨来讲,他们就会「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了。

  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功臣,晋朝的道安法师,有一天,一位护法居士超派人送了一千斛白米给他作为寺中的斋粮,但寺中没有这么大的米仓,好不容易,道安法师腾出三间楼房,才把这一千斛白米装进去。

  于是,道安法师回复了超居士一封信,信里说:

  「承蒙你送给我们一千斛白米,但却增添了我们很多收藏的麻烦﹗」

  一般人总是嫌东西少,而道安法师却嫌东西多,这是圣者的胸襟,这是菩萨对世间的态度﹗

  觉悟的修道者,对于世间物欲的看法是,多求的结果是穷,喜舍的结果才是富,东西多了,心为形役,生活反而得不到安宁。

  一个人因为不知足,使心耽着外境,因此,财富当前,生命就在财富手里;美色当前,生命就在美色手里;多求的人,自己是什么也保不住的。历代以来的富豪在哪里?多求者的结果究竟能得到什么?若是能够知足,生命才能安定,生活中才有乐趣可言。

  过去有一个骑着骡子外出的人行走在旅途上时,见到前面一个骑马的人,心里非常羡慕,贪欲之心油然而生,但当他回头一看,有一个人正汗如雨下的推着车,他仔细一想,不觉心平气和了。他说:『别人骑马我骑骡,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们若是把富于我者、贵于我者拿来做为比较的对象,自然会心怀不平,生起不知足的意念;若是能把贫于我者、贱于我者拿来和我们对比,则自然会心平气和,如此就不会造业。「知足常乐」,这是修道者最好的座右铭。

  觉悟的人就不会非法多求,因为觉悟的人永远是知足的。觉悟的菩萨,并不是不要钱,而是觉悟的菩萨善于用钱。钱财保存得再多,并不属于自己,把钱财用于有用之处,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觉悟的人处理财富的方法:十分之二用于救济为善,布施供养;十分之二用于自己生活日用所需;十分之二储蓄,留作老病旅行必要之用;另余十分之四留作经营,将本求利。

  在佛法里说财富为五家共有:(一)贪官污吏可以假借权势,敲你竹杠;(二)水火无情,可使你的财富毁于一旦;(三)土匪盗贼,可强迫你献其所有;(四)战争年头,刀兵烽烟,使你反为财累;(五)财产再多,不肖的子孙,吃喝嫖赌,可以倾家荡产。这样,我们的财富不是和贪官污吏、水火、盗贼、刀兵、不肖子孙等五家所共有的吗?能够觉悟知足的人就会知道,财富、宝藏不一定属于自己,享受不一定属于自己,把财富施诸悲敬,用于应用之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战国时代的颜斶,齐宣王要拜他做老师,并且对他说:『只要颜先生收我为弟子,每天和我生活在一起,饭食有牛羊猪肉,出外可以坐车,并赏给你妻妾子女美丽的衣服。』

  颜斶轻轻的回答道:『谢谢您的好意,我是不愿当王者之师的,我愿意吃饭时慢慢的咀嚼,等于吃肉一样;走路时慢慢的前行,等于坐车一样;安分守己,不去犯罪,当作尊贵;清净自守,凡事以理去做,当做快乐。』

  像颜斶能知足,才不会受世间的侮辱。

  修学菩萨道的人,能安于贫穷,清净守道,把求智能、求解脱当做事业。

  像惠能大师做椿米的工人数月如一日,像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弘一律师一件棉袄能穿数十年,虚云和尚在真如寺以水当饭而不向恶势力屈服,像这种安贫守道的精神,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把握人生﹗

  修学佛法的菩萨,并不一定非要过穷苦的生活才算清高,在佛教里,大富长者多的是。若是心里的贪欲不除,只是外表装做苦行的样子,也是不足取法的。

  在佛教里,也不是教我们有钱不要,正当的财富,用于正当之处,是越多越好。如果是不正当的钱财,虽一分一毫也不可取。

  过去,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行走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一堆不知是谁遗失了的金银,佛陀就指着金银对阿难说道:

  『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阿难回答。

  佛陀和阿难走过了以后,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二人,就很奇怪的来看看是什么毒蛇,哪知不是毒蛇,是一堆金银,父子二人很欢喜,暗笑佛陀和阿难见财不要的无知,于是他们就把金银运回家中,总以为自己发财了。

  不久,国王知道国库里的金银遭人窃取,就下令搜查,于是在这父子家中搜出一堆金银,这是无法抵赖的罪证,因此父子俩人被判成死罪关入牢中。

  父子二人想想真是冤枉,到这时他们才想起佛陀和阿难的话一点也不错,父亲就对儿子说道:

  『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儿子回答。

  狱官一听,觉得这父子两一问一答很是奇怪,再详细审问,知道他们被冤枉了。

  收藏金银害了他们,记起佛陀和阿难安贫守道的问答,又救了他们。由此可见,非分之财不可取,安贫守道才是人生真正安稳的生活﹗

  金银是毒蛇,但人生又不能没有钱,所以金银也是学道的资粮,只是看你如何处理了。

  把金钱用于造福大众的事业上,把金钱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则金银不是毒蛇而是净财了。

        ↗心无厌足↘
      凡夫      增长罪恶
     ↗  ↘惟得多求↗
  第三觉
     ↘  ↗常念知足↘
      菩萨      惟慧是业
        ↘安贫守道↗

第五讲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在世间上,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不可,我人在社会上兴办的事业,在佛法里修学的道业,所遭遇到的障碍、魔难一定很多,如果犹豫不前,或稍一懈怠,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我们要讲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懈怠」,就是对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懈是根身的疲倦,怠是心识的放纵。懈怠是人生的病患,对治懈怠的药方就是精进。

  所谓精进的主旨,就是要我人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长,未生的恶念令不生,已生的恶念令速断。这个世间是佛与魔的世间,精进的可以成佛,懈怠的堕为魔界。

  过去的先圣先贤,在道业上所以有成就,哪一个不是经过大死一番的精进?我们就拿本经的当机众阿那律尊者来说吧﹗

  阿那律尊者有一次在佛陀的讲经法会中,竟然打起瞌睡来。佛陀对于懈怠不精进的弟子,很不欢喜,就喊醒阿那律,诃斥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尊者听了佛陀的诃斥以后,心里很惭愧,发愿从今以后不再睡眠,每天不是经行就是诵经。

  一天两天不睡眠是不要紧,但天天不睡眠,人的精神当然会支持不住,眼睛也会吃不消,经过一段时间,阿那律还是精进不懈的不休息,他的眼睛终于瞎了。

  佛陀非常怜愍他,教瞎了眼的阿那律修习金刚照明三昧,不久,阿那律即证得天眼通。

  阿那律为了佛陀的一句话就那么精进,能这样大死一番,就不会为情欲、懈怠所惑,就不会为众邪魔鬼所娆。学佛者,听经闻法,了知诸法实相,这是得文殊菩萨的大智,但要从所得般若智再行精进,才可契合普贤菩萨的万行。

  人贪慕轻安,讲究享受,对于修道就不能发勇猛精进之心。佛陀往昔在因中修行时,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精进牺牲之心,岂是那些批评佛教是消极的人所能想象体会得到的﹗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徧尘剎,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若没有精进的精神,何能做到?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不是大仁大智的精进精神吗?

  在世俗里,若有人劝你打牌赌钱,你如不打,他就会说你消极;劝你吃喝跳舞,你如不应邀,他就说你懈怠。修学菩萨道的圣者,为了度众生、了生死,其积极精进的精神,实在不是一个非佛教徒所能知道的﹗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路经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几乎死在沙漠之中,但他宁愿向西天一步死,也不愿往东土一步生,若非宗教的热情,为教的精进,何能至此?慧可大师参拜达摩祖师,立雪断臂,不退初心,若非有精进求法之心,何能至此?在佛教中,六度是以精进为主,无论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能,若无精进,也无法完成波罗蜜。

  经里说,精进有十种利益:(一)不为他力折伏,(二)获得诸佛摄受,(三)人天等众敬仰,(四)听闻正法不忘,(五)未知者能求知,(六)增长无碍辩才,(七)得进住于禅定,(八)少病少恼少患,(九)饮食容易消化,(十)如优昙花开放。

  精进如攒木取火,不可中途停顿,菩提心好发,恒常的精进心确难维持,无论做什么,若无恒心、精进、毅力,中途停止,一定不会收到实益。常听到人说:「五分钟热度」,没有恒常的精进,以五分钟的热度来做事,怎么能够成功?要使精进持久,要有孔明先生「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否则,只求速成的心,或是希求近利的心,一不达目的就后退,一遇挫折就灰心。那些做事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人,就是没有百折不挠的精进精神。

  在经里有一段寓言说,有一只鹦鹉,见到一座山林失火焚烧,火势非常猛烈,牠见了非常不忍,即刻飞到河边用口衔水前来救火,像这样「杯水车薪」都不如的救火方法,当然无济于事,但这只鹦鹉仍然精进不息的为救火而忙。

  这时,天上的火神知道了,就对鹦鹉道:『鹦鹉﹗火势这么大,你以口衔的这一点点水,怎么能救火呢?这不是徒劳无功吗?』

  鹦鹉回答道:『救火是大家应尽的责任,明知我的力量很小,但我不能不尽心尽力而为﹗』鹦鹉的话很平凡,但鹦鹉的壮志是不平凡的,这种见难不退的精进勇猛,竟感动了天神为牠熄灭山林的火灾。

  在《四十二章经》里就有六章说学道的人应如何精进,精进共分三种:(一)披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利乐有情精进。所谓披甲精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修道者好象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阵,意如怯弱,就会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如精进勇锐,不畏前境,就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破灭众魔而得道果。这披甲精进,就是说修行必须要有战斗的精神。

  披甲精进是除恶,但精进中还要完成善法,是名摄善法精进。这是说无论出家在家,修习善法不宜过急,也不宜过缓,一切要以适可为主。因为急则由反动而退,缓则由怠惰而退。好象弹琴,弦松就会不鸣,弦紧又会声断。所以为善修行不要太缓,也不要太急,缓急都会出毛病,佛法的第一义是在中道﹗

  利乐有情精进,这是说学佛的人要大发慈悲,普渡众生,但三界众生无量无数,若不精进,何能实践度生之志?怀着无限的悲心,具有广大的志愿,才能精进不退。

  我人在修道的过程中,常常容易犯根身疲倦,心识放纵的毛病,这是我们还没有了知时间和生命的宝贵。我们在时间中生活,想到今天完了还有明天,今年不做还有明年,少年不修还有老年,就这样在悠悠时光中蹉跎岁月,结果在懈怠依赖的习性下堕落了。

  若是知道生命的宝贵,时间岁月的不再来,把无常记在心头,就会一刻不停留,一刻不犹豫,真心向道了。

  过去,佛陀问诸弟子道:『人命在几间?』

  『在数日间﹗』弟子甲回答。

  『子未知道﹗』佛陀不以为然,再问道:『人命在几间?』

  『在饭食间﹗』弟子乙回答。

  『子未知道﹗』佛陀仍不以为然,又再问道:『人命在几间?』

  『在呼吸间﹗』弟子丙回答。

  人命在呼吸间,佛陀听了非常欢喜,就称赞道:『善哉﹗子知道矣﹗』

  人能觉悟到生命在呼吸间,对于修道,对于行善,还敢懈怠吗?对于修道,对于行善,还不赶快精进去完成吗?

  精进是纯而不杂曰精,前而不退曰进,精进的目的是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天长地久有时尽,烦恼绵绵无尽期」,与生俱来的无明烦恼,盘据在我们心中,使我们不能超脱轮回,了脱生死。学佛,最大之事就是破烦恼恶。烦恼,是烦心恼身之谓。

  烦恼,比怨贼、强盗、土匪还要厉害,「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人生的不安,人生的痛苦,都是由烦恼而来的。

  佛法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悲对治瞋恚,以智能对治愚痴,以无我对治憍慢,以正信对治疑惑,以正见对治恶见。把很多烦恼归纳起来,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的六种根本烦恼,除了这六种根本烦恼以外,还有二十种随烦恼。

  根本烦恼,如同树根一样,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二十种随烦恼中,又分小随烦恼十种,中随烦恼两种,大随烦恼八种。十种小随烦恼,就是忿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谄曲、傲慢、迫害、嫉妒、自私。中随烦恼两种,就是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种,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我人所以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因无明烦恼遮蔽了我们光明的心体;我们生活在危险恐惧中,就是因为有烦恼的扰乱。统领这一切烦恼的主帅就是我执,众生因为执我,一切烦恼就会随之而起。

  「要学佛法先无我」,能修证到无我的境界,那就是无烦恼的境界。

  「我执」,是烦恼生死的根本;「无我」,那是多么困难﹗我执不除,烦恼恶就不能破。破烦恼恶的方法:先从精进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开始,再加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烦恼」自会逐渐破除,我人本来的面目自会显现。

  烦恼破了,还要降魔。魔者,能坏人善事,断众生慧命的曰魔。那些障碍、扰乱、破坏、诱惑,能夺命的都叫做魔。魔,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内心有贪瞋烦恼的魔,没有降魔的精神,就不能修道。

  魔,遍覆在世间一切处,最坏的魔还是隐藏在我们的心里,寺院里的韦驮菩萨,手拿金刚降魔杵,面对内而立,可见降伏内魔比降伏外魔重要。

  佛教日益衰微,而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人太少,穿佛衣吃佛饭,假借信佛之名,做贩卖如来勾当的魔子魔孙太多。做真正佛陀的儿女,今日须有向魔挑战的精神﹗

  末法时代,去圣时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希望今日正信的佛子,要向韦驮菩萨看齐,手执降魔杵,降伏一切障道的魔鬼﹗

  本经说「降伏四魔」,四魔就是:(一)烦恼魔:指贪瞋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之魔,(二)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苦之魔,(三)死魔:指能断人生存命根之魔,(四)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等。

  在《小止观》及《起信疏》等经论里说,摧伏四魔的方法,即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或称念三皈五戒,或诵《般若心经》。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也是经过降魔以后才成道的﹗

  专造罪恶的烦恼破了,一切扰乱道业的魔王摧伏了,就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脱出五阴三界的牢狱。

  五阴就是指五蕴和合的有情色身;阴,盖伏为义,因色受想行识能盖伏有情的真如佛性之故;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五阴如苦聚,三界如火宅,我人的身体、世间都是无常不实,等于不可依赖的牢狱,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才能「出阴界狱」﹗

  众生不懈怠地精进修道,舍弃五阴之身,脱离三界牢狱以后,证得常住法身,逍遥自在,那就是一个光明、解脱、安稳的世界﹗

      凡夫--懈怠堕落--生死轮回
     ↗
  第四觉
     ↘      ↗破烦恼恶↘
      菩萨--精进      出阴界狱
          ↘摧伏四魔↗

第六讲 智能为化愚的根本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能,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修学菩萨道、办了生脱死事业的大人,第五应该觉悟的是由于愚痴才流浪于生死的。对治愚痴,必须要增长智能,这,要讲到佛教对于知识的看法。

  佛教不是不重理论的宗教,佛教是知识再加德行的宗教。在社会上,一般人认为学问技能是为了适应生存所需,但有学问有技能的人不一定生活得愉快,就是通达世间的科学、哲学、文学,对于宇宙人生仍然是枝末的了知,而不能彻底的明白。

  世间的知识是有漏学,佛法才是无漏学;世间的知识利害参半,像科学,就是一方面在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在危害人类。翻天覆地,掀起战争残杀的,很多都是知识分子。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华洲供给黄学文有毒农药巴拉松而杀死侨商姚家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不是知识造恶吗?佛教是讲知识的,但佛教的知识是绝对有益而无害的。佛教的知识是般若的智能,般若的智能是去除自私而从内心获证的知识,不像世间知识从外在的现象上去了解。

  从佛法看,不能了生死就是愚痴。

  愚痴,也不是完全没有知识,我们从愚痴的「痴」字可以看得出,「痴」这个字,本来是知识的知字,在知字上面有病字头,所谓知识有了毛病就是愚痴了。

  愚痴,心性暗昧,没有通达事理的智能,就是「无明」之谓。因为愚痴,所以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受着无穷的痛苦。不能解脱,不能认识自己,就是由于愚痴。

  愚痴,有见解上的愚痴,有思想上的愚痴。见解上的愚痴就是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思想上的愚痴,就是前文所讲过的根本烦恼:贪欲、瞋恚、愚痴、憍慢、疑惑。

  先解说众生见解上的愚痴:

  人总是爱执五蕴自身为我,身外之物执为我所有,不知我身为四大五蕴假因缘和合而有,身外之物亦为幻境,无常而不能久住。身与物明明是因缘和合的假有,众生以假为真、执空为有、执身为我,是为「身见」。

  有些众生以为人死之后,一切就归于没有,所谓人死如灯灭,或是执说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为猪马牛羊,这种执断执常的见解,叫做「边见」。

  还有一类众生,觉得日月星辰的运转,风雨雷电的应时,一定是由万能的上帝在控制,信上帝万能,谤无因果,不了解诸法缘起,这就是「邪见」。

  更有一类众生,执取非理的戒条,以为是升天受乐之法,如一些外道修学无益的苦行,或如民间的杀生祭祀拜拜,就是「戒禁取见」。

  执着前四见一种或多种,不知迷妄,以为是究竟之理,这就是「见取见」。

  次解说众生思想上的愚痴:

  见到自己喜爱的就起贪着,贪爱不舍又生悭吝,因为心中有我贪我爱,故形成自私,就是「贪欲」。

  见所违忤便生恚怒,凡事不能忍耐,和人争吵斗殴,阴谋毒害,怨天尤人等,就是「瞋恚」。

  愚昧而无智能,任意纵情追逐物欲,闻善生厌,见恶乐为,例如:劝他信佛,他就说你迷信;请他喝酒打牌,他就说你够朋友有交情,像这样愚妄颠倒,就叫做「愚痴」。

  觉得自己胜过别人,恃己凌他,有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等均为「憍慢」。

  对于事理犹豫不决,对于真理不起正信,以凡情测量圣智,皆是「疑惑」。

  众生就因为有上述见解上的愚痴及思想上的愚痴,所以才感受生死。生死,亦有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之别。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由于一些有漏的善业与不善业所招感的果报之身,有分分段段的差异,叫做「分段生死」;那些证果的圣者,只要尚未成佛,亦有生死,只是这种生死没有色形的胜劣,亦没有寿期的短长,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叫做「变异生死」。

  觉悟了的菩萨,一定会设法离开愚痴和生死。在菩萨心中,希望的是广学世出世法,听闻圣教,增长智能,成就无碍辩才,教化一切众生,给大家快乐,散布欢喜满人间。

  在经,一说到愚痴,就以黑暗来比喻,智能才是象征着光明。菩萨能够广学多闻,智能之光增加了,自然就能照破愚痴黑暗。在《四十二章经》说:「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说起智能,实是度老病死的坚牢船,照无明黑暗的大明灯,一切病者的良药,伐烦恼的利斧。所谓佛学,就是慧学的意思。

  佛教的三无漏学是戒定慧,慧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等三种慧。太虚大师曾说:「由闻所成慧而建立信心,由思所成慧而严持禁戒,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应。」

  为什么说由闻所成慧而建立信心?因为由听闻佛法而得来的智能,就能了解佛法,由了解就能生起坚固的信心。所谓「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佛教之门,第一步就是要有信心,而此信心,必定建立在闻所成慧上。若一向未闻佛法,或未曾研究经典,完全不知道佛法,则无闻所成慧,也谈不上真实的信心。

  为什么说由思所成慧而严持禁戒?因为由听闻佛法而生起的信心,即会由心力造作而发之于行为。从闻所成慧而了解的真理,去体验起心动念的行为,在行动上和生活上以闻所成慧作思想行为的善恶是非的标准,再去改正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谬习。从所信所解的体验实行中,身心上有了更深切的明彻了知,那就是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是知行合一、行解相应的慧,是断除一切恶、实践一切善的慧,从思所成慧而能完成戒行。

  为什么说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应?因为闻所成慧是信解,思所成慧是行持,而修所成慧是把心意修习到熟练纯洁时即得禅定,把身心安住于禅定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轻安宁静,此即所谓修所成慧。

  初学菩萨,要想增长智能,还是要先从广学多闻做起。广学,就是广为修学戒定慧三学,不要存门户之见,不要恃己排他。今日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叫人除了《阿弥陀经》以外,不要再看其它的经书,参禅的人就叫人不要念佛,这实在与菩萨广学的旨趣相去太远了。

  平日,我行脚在各地,时常会有人问我修学哪一宗?我对这个问题感到难以回答,佛法何必一定要用宗派的眼光来看﹗佛法是整个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何必要分宗分派自鸣得意﹗

  菩萨不但要广学三藏,并且要多闻正法。「多闻」者,因耳根最利,《楞严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有耳根圆通,盖因耳比眼胜,耳有三种真实:(一)通真实,是说眼有障碍即不能见,而耳有障碍仍可听到声音;(二)圆真实,是说眼只能观看正前一方,而耳能同时听十方传来的声音;(三)常真实,过去的传到现在,现在的传到未来,这也是耳根的听闻。修学佛法,广学一切是要紧的,多闻熏习也是很要紧的﹗

  一个自度度人的菩萨,广学多闻,增长智能,其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是为了「成就辩才,教化一切」给众生大的安乐。

  谈到说法度生,最主要是要有无碍的辩才。「辩才」,不是辩论,不是世智辩聪;辩论或世智辩聪,充其量不过是用巧辩折伏对方,菩萨所成就的辩才,是从闻思修智能中所陶冶出来的。

  说到辩才,我们千万不可误认为讲话滔滔不绝就是辩才无碍了。有时候话讲多了,非但得不到别人的欢喜,反而给人很大的厌恶﹗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开班教授青年演讲的方法,每人学费十元,一天,一个青年前来报名,交了学费以后,他向苏格拉底说了很多他为什么要学演讲,以及学演讲有什么好处的话,等这位青年讲了好久以后,苏格拉底向他再要十元学费,这位青年很不欢喜的说道:『别人来学习演讲,你都只收十元学费,为什么要向我再加收十元呢?』

  苏格拉底慢言慢语的回答道:『别人交十元学费,是因为我只教他们如何讲话,现在之所以要向你收双倍的学费,是我不但要教你如何讲话,而且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没有什么事情比讲话噜苏更令人讨厌了,使人没有不听的自由,真苦恼﹗

  在《维摩经》中记载,维摩居士示现疾病,很多位菩萨、罗汉都来老维摩的住处探病,在病榻前,他们讨论起不二法门的问题。什么是不二法门?三十一位菩萨对不二法门都表示过意见以后,老维摩就问文殊菩萨道:『何等是菩萨入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道:『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后,再反问维摩居士道:『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不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这是多么的生动﹗多么的善巧﹗以无言而言,这是多么无碍的辩才﹗

  可见得说法不在言多,难怪文殊菩萨赞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当然,无言的辩才是语言最高的境界,在《大般若经》中记载着,善说空义的尊者须菩提有一天在山林宴坐,忽觉很多天人在空中散花,朵朵天花,五色缤纷的落在须菩提的身上,须菩提就问道:

  『什么人在散花呀?』

  『尊者﹗我是天帝释,因为你善说般若空理,我特来散花供养。』

  『我默然宴坐,本无有说。』须菩提尊者回答。

  『你既无说,我亦无闻。』

  『那你为什么要散花呢?』

  『无闻无说,是名真说真闻。』

  从这,我们可以知道,成就辩才的菩萨圣着,并不是一天到晚在说食数宝,像须菩提本来没有开口,而天帝释说他般若说得好,无说而说,这才是真正的辩才﹗

  辩才分有四种:(一)法无碍辩才-指名句文身能诠的教法,于教法无滞;(二)义无碍辩才-了知教法所诠的教理无滞;(三)辞无碍辩才-对于诸方言辞,能够通达自在;(四)乐说无碍辩才-有以上三种辩才的智能,能为众生乐说自在。

  除了菩萨尊者无言说法的辩才以外,像智者大师讲说《妙法莲华经》,三个月的时间才讲了经题的一个「妙」字;像道生大师在苏州虎丘山讲经,能令顽石点头;像观世音菩萨对三十三种众生,用十九种方便语言说法;像本经的译者安世高法师,能通晓鸟兽的语言,能成就如上辩才,当然就能教化一切众生了。

  教化众生的目的,是给一切众生大的安乐。大乐,这不是说世间的五欲之乐,也不是用美酒、香烟满足你的贪欲,换取你的信仰;所谓「悉以大乐」,乃是指能令九法界一切众生远离愚痴生死,出三界苦,证得涅盘的究竟大乐。

        ↗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
      凡夫                    愚痴生死
     ↗  ↘贪 欲-瞋 恚-愚 痴-憍慢-疑 惑↗
  第五觉
     ↘   自利--广学--戒、定、慧三学-求解
        ↗    多闻--闻、思、修三慧-开慧
      菩萨
        ↘利他--成就辩才--法、义、辞、乐说-说法↘
                               悉以大乐
           --教化一切--九法界等一切众生-度生↗

第七讲 布施为度人的根本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要说明佛教对世间贫富的看法。

  这个世间,有钱的住高楼大厦,吃着珍肴美味;没有钱的人,连栖身的草屋也无法觅得,每日三餐更不易维持。但是,穷苦的人,有时交了好运,财富也会滚滚而来;富有的人倒霉时,也可能沦落为乞丐。所以,世间上贫穷的不会永久贫穷,富贵的也不会永久富贵。贫穷,是因悭贪的关系;富贵,是因喜舍的缘故。

  说起贫富的分别,在佛教看来,并不是无钱的人叫穷,有钱的人叫富。要知道,「贫苦」不是专指没有金银财宝的人,即使你黄金白玉堆积如山,没有道德,没有学问,没有福慧,仍然是称做贫苦。

  这个世间,有钱的人很多,而他们不善于利用金钱,反而给金钱使用,只要有钱,什么贪污枉法的事都做得出来,钱虽然是有了,但没有智能将钱用于有用之处,这当然是贫苦了。

  贫苦的人,容易生起怨恨的心,因为自觉贫穷无依,困苦艰难,往往生出怨天尤人的心来,嫉妒他人的富有和博学,恼恨别人的显贵与财富,甚至想出谋害人的方法,造下种种的恶业,结下种种的恶缘。

  贫苦的人,究竟有些什么「多怨」呢?第一是上怨天:怪菩萨没有保佑,怪神明没有眼睛,有些人只想求得现实的财利,禁不起邪教的诱惑,连祖宗牌位都出卖,这在台湾高雄、花莲等地时有所闻。第二是下怨世间:一旦贫苦失意的时候,总是怪这个社会,或是这个主义不好,那个制度不行。第三是内怨眷属:很多人在外面受了挫折,回到家里,总爱拿妻子儿女出气,没有钱,也总怪家里的人没有用,所谓「无米夫妻百事哀」。第四是外怨师友:失业的人,不怪自己所学不专,总是怪朋友不帮忙。像这许多因贫苦而生的怨恨,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

  假若财富方面虽然不宽裕,而在精神修养方面能够注意些,就是淡泊的生活,也会觉得快乐的。没有钱而有智能道德,不算贫苦,这种人也不会怨天尤人。颜回的生活,穷得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箪食,一瓢饮」,别人见了都生起同情怜愍的心来,而颜回仍然是安乐如常。所以「贫苦多怨」不一定是从经济上去衡量,深山中的隐士、古寺里的头陀,他们虽没有物质上的财富,但精神上的财富却比人多。

  贫苦的人,终日不知修德,只希望有钱,其实,就是财神欢喜跟随你,但财神的身后还有个穷鬼。世间上没有千年的富翁,因为财神送钱给你,还有穷鬼为你化去。就算是有钱,而自己不积德,对财富也不会满足。心不能够满足,既使有家财万贯仍然会感到贫苦,既然感到贫苦,怨恨也多,不知多少有钱的人,为此造下恶业,结下恶缘﹗

  修学菩萨道的人,无论贫富,都不会怨天尤人,相反的,菩萨愿把自己的所有布施给人。

  布施是发财最好的方法。一般人总以为布施是给人,既给人,自己怎么会发财?其实道理很简单,好比田地里面,没有播种,怎么会有收成?不修习布施的因,怎么会有财富的果?

  诸佛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由于累生累劫修习布施而得来的,大乘行者修学六度万行,布施是第一波罗蜜,我们的菩提心、慈悲心要从布施的行动上去培养。

  过去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向迦旃延尊者诉苦,说她如何贫苦,如何穷困。

  迦旃延尊者就对她说道:『妇人﹗你既为贫苦而受苦,那请你不用悲伤,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

  『贫穷可以卖给别人?』妇人奇怪得叫起来,她问尊者道:『贫穷可以卖给别人,谁不要将贫穷出卖呢?那么世间就不会有穷人了,还有谁肯买贫穷呢?』

  『卖给我﹗』迦旃延回答。

  『贫穷可以出卖,而且也有你肯买,不过我不懂出卖贫穷的方法。』

  『要布施﹗』迦旃延开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贫富各有因缘,贫穷的人所以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和修福;富贵的人所以富贵,是前生有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是卖贫买富最好的方法。』

  妇人听后,智能开朗,从此明白了致富之道,也明白了修学菩萨之道﹗

  不过,有人会这样想道:「有钱的人,当然是可以行布施,像这位贫苦的妇人,怎么布施?又拿什么布施给人?」

  说起布施,「善财难舍」,很多人总怕人劝他布施,其实布施是有多方面的,并不一定非要把金钱物质给人才叫做布施,就是我们贫穷得一无所有,仍可以布施。比方,见到人的时候,就先对他招呼,向他说:「你早呀﹗」或是:「吃过饭了吗?」「你从哪里来?你来得很好﹗」「谢谢你﹗」「请坐吧﹗」「阿弥陀佛﹗」如能把这些话挂在口边,不但会有很好的人缘,而且这就是在行「语言的布施」。

  除此之外,见到人时含笑、慈颜、注目,这就是「容颜的布施」。见到人迷路时,指引他带他去;见到有人东西拿不动,事情做不了,你说你来帮助他,代他做,这就是「身行的布施」。见人受苦心生怜愍,见人布施心生欢喜,这就是「心意的布施」。

  像前面所举出的语言、容颜、身行、心意等的布施,只要谁愿意谁都可以做到的。佛法不是陈列品、不是贵族的,佛法是大众化的,佛法是人人都能奉行的。

  在经里一说到布施,就会说到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是说以衣食住行资身用物帮助别人;法布施是说以知识、技术、真理教化他人;无畏布施是说维护正义法理,为社会除暴安良,给别人精神安慰。

  行布施是容易的,但行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就很难。一般人布施时,总希望别人向他感谢报答,希望宣扬赞美他旳功德,再不然就是觉得自己能布施荣耀非凡,或是轻贱受施者,假使带着这样的心理行布施,只是世间的善行,而不是佛法里菩萨所行的布施。佛法里的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一)没有能布施的我,(二)没有受布施的人,(三)没有所布施的物。

  在佛法里,行布施而不觉得有布施可行,做功德而不觉得有功德可得。其实你不求功德,功德反而大,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布施给亲人或是所爱的人容易,布施给自己所怨恨的人就难。把东西给我们所欢喜的人,这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心,把东西给我们所不欢喜的人,才是真行布施。所以菩萨布施「等念怨亲」,无论是他的怨家、亲人,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平等的布施。

  若是有人过去破坏过你,此人一旦落难的时候,叫你救济他,你心中一定不大愿意,这实在是我们的慈悲心太不够了,因此我怀念起慈航法师的为人。

  慈老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

  他在鼓山当衣钵(丛林中的职事名称)的时候,一天上厕所忘记带卫生纸,就向正在他身旁上厕所的寺中一位茶房头索取,原来茶房头是个坏心人,他把用过的给慈老,弄得慈老一手的大便,茶房头这样捉弄人,要是别人一定很生气,可是慈老没有。

  一天,慈老搬房间,那位茶房来了,慈老对他说:『你来得正好,请你帮我看守一下东西,我把这棉被先搬去,马上就来。』

  不一会儿,慈老回来时,发现他抽屉里的壹百元银洋少了六七十个,正当他感到惊奇时,灵机一动,这不是茶房头还有谁?但这不能揭穿,揭穿了对一个人的名誉有很大的影响,钱少了有再来的时候,失去名誉的人怎么恢复呢?慈老想到这里,就装做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茶房头告辞了,临别时,慈老反而再拿出十五块银元送给他,他不肯接受,慈老告诉他,人生互相帮助,他现在当衣里,每月有二十元,这一点给他拿去用没有关系,这样他才接受了。

  不久,寺中很多人怀疑茶房头哪来这么多的钱?茶房头说是慈航法师送给他的。又有人问慈航法师是不是真的?如果换作是别人早就揭发茶房头的窃盗行为了,但宽宏大量的慈老,始终不肯说一句茶房头的不好,这种「不念旧恶,不瞋恶人」的行为,唯有菩萨的「等念怨亲」的观念才能做到,向怨恨的人行布施,而不说怨恨的人的坏话,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

  慈老又告诉我,他的身体本来是很瘦弱的,但从这次事情后,他就慢慢的胖起来了,弥勒肚子也大起来了。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学佛的人对人应该没有隔宿之仇,「宁愿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就是人家有亏待我们的地方,也要原谅他,给他一个忏悔改过的机会,把恶人感化回头,这才是真正度了众生。

  「不念旧恶」,不去报仇雪恨,这在有修养的人还容易做到;「不憎恶人」,怨憎相会的时候要不生起讨厌的心来就很难。要做到「怨亲平等」,非要菩萨的心肠不可。要知道,仇恨总是相对的,你恨人,人也恨你,大家能做到怨仇宜解不宜结,你原谅人,人也就原谅你。人不能离F独居,人生何处不相逢,把喜欢的人记在爱心之中,把恶的人也包容在爱心之内,这样才能做到怨亲平等的看待。

  佛陀住世时,提婆达多三番五次向佛陀为难,派人行刺,散布谣言中伤,佛陀非但不报复,还常说:「提婆达多也是我的逆增上缘,提婆达多也是我的善知识﹗」把恶人看作善知识,是因为佛陀有包容天地的慈悲,原谅恶人的心肠。

  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逆增上缘很多,在逆境中修道,成就也快,现代民主国家有反对党的存在,政治才会进步,修行的生活中,如有恶人破坏,这不是不幸,反而有助于道业的成就﹗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恶毒,见不到善良;烦恼即菩提,大乘行者是不怨恶人、不惧烦恼,只要有「等念怨亲」的观念,旧恶是我们的恩惠,恶人是我们的善知识,乌云开了,就是金光朗朗的太阳﹗
        ↗上怨天神--骂神不灵↘
        ↗下怨世间--恨世无情↘
      凡夫→内怨眷属--怪人无用→横结恶缘
     ↗  ↘外怨师友--怨他冷酷↗
  第五觉
     ↘  ↗财布施--资身物用助人↘
      菩萨→法布施--知识真理教人→等念怨亲无贫苦怨
        ↘无畏布施--给人精神安慰↗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我们在第二觉悟里曾讲过「多欲为苦」,说明多欲为生死的根本,提出对治多欲的方法--少欲无为。在这一章里,将说明五欲的过患,并且提出以持戒梵行来对治五欲,说明佛教的戒学?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世人没有智能,以为贪图五欲是非常快乐的;但觉悟了的菩萨,就会知道贪恋五欲会生起过失,甚至有流转生死的祸患。

  「五欲」,世间说财、色、名、食、睡为五欲,佛法里讲色、声、香、味、触为五欲。

  世间所讲的五欲:

  财--金银财帛。
  色--男女情爱。
  名--位高名扬。
  食--珍馐美味。
  睡--懈怠昏沉。

  佛法所讲的五欲:

  色--美丽的色相。
  声--宛转的声音。
  香--芬芳的香气。
  味--可口的味觉。
  触--适意的触乐。

  在人间,不能完全否认五欲的快乐,因为从每个人根识感官的经验中,五欲确能引发短暂的喜乐,使人不由自主的为它迷惑、陶醉,终日做着五欲的奴隶,贪求妄想,使生活过得反而不能自在安乐。

  比方说,财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有财并不一定幸福,人为财死的例子很多,两三年前,汪震把台湾银行的张昌年谋财分尸,对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如此狠心,不就是为了财吗?

  色,男女的情爱,在世风日下的今天,尤其给人的魔力很大,毁容案、情杀案不时在发生,今日的男女不是在谈情说爱,而是在谈情雪恨,为色情而引来的悲惨结局,这不是作茧自缚吗?

  名,三代以前唯恐好名,三代以后唯恐不好名,喜好名声本来很好,可是每次一到政治竞选的时期,大家为了争名,不惜互相攻讦,公堂相见。「树大招风,名大招忌」、「爬得高,跌得重」,袁世凯不就是过分重视名位遭后世唾弃吗?

  食,人不吃不能生存,但吃得过分引起的肠病、胃病,还不是苦了自己,甚至有些人为了贪吃而中毒的也很多。有人说世界的战争,就是为了面包问题,可见食欲为害之大了。人生,终日奔来跑去,营营求求,不都是为了食吗?

  睡,适当的睡眠不是不好,过分的贪睡,每天懈怠昏沉,也做不出事来。人一生就是能活九十岁,每日睡眠八小时,就有三十岁在睡眠中过去。所以,贪睡会妨害道业,很多要事不就是给睡眠耽误了吗?

  无论财色名食睡也好,色声香味触也好,欲,本来不一定是罪恶的,适当的过五欲的生活,是不应该责备的。经里面说男女、饮食、名誉并不是真欲,这些只能算是障道法而已。但是,假若纵欲,就会造下弥天大罪了。「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纵欲者应该深思此言﹗

  人的生活,既然是远离不了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为什么经中又说「五欲过患」呢?

  贪求五欲,所引起的过患是很多的。归纳起来说,五欲的过患有增争、烧人、害人、无实、不久等。

  五欲于人譬如刀刃上的蜜,本来不足一餐之美,但小儿不知其害,用舌舔之,就会有割破舌头的祸害。五欲既是给人这么大的祸害,「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在家的信徒要断除五欲那是没有办法的,但只要不为世间的欲乐所染就好。

  在毘耶离大城的维摩居士,是一位大富长者,所谓「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凡夫妻,不舍道法」、「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在人间要活活泼泼的开拓人生另一乐土,这乐土决不离开世间和人F,只要不为五欲诱惑、束缚,虽然生活在五欲的世间也不要紧。像净名长者,他对于现实的世间和人生,充满着乐观的看法,他实在是在家学佛的典型人物。

  在五欲的世间生活,而不为世间的五欲所染,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修学菩萨道,要尽量远离五欲。其实只要修道的人,以法乐代替世乐,以修道代替贪欲,生活自然会美满自在。

  以修道来对治五欲,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

  在家的佛弟子,要不给五欲的洪流冲没,至少要奉持五戒:(一)不乱杀而仁慈,(二)不乱取而重义,(三)不邪淫而有礼,(四)不乱说而诚信,(五)不饮酒而智清。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把人做好,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苏格拉底白天点着灯笼在街上行走,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要看看这个世间有没有人。世间上奉行五戒的人太少了,健全的人也就少了。

  一说到持戒,初入佛门的人总是很畏惧,以为持戒这样不能做,那样也不能做,实在太束缚了,其实戒的意义是防非止恶,非但不是束缚,而且有绝对的自由。所谓自由是以不妨碍他人,不侵犯他人为原则,而持戒就是轨范我们的身心,不要侵犯他人。

  比方说,你杀生,就侵犯他人生命的自由;你乱取,就侵犯他人财物的安全;你邪淫,就妨害家庭的和谐;你乱说,就妨害他人的信用;你饮酒,就妨害自己的身体。假若能到监狱里去调查一下所有的犯人,可知,大都是犯了五戒的关系。杀人、伤害,这是犯了杀戒;盗匪、窃盗、恐吓、诈欺、侵占、贪污,这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家庭、妨害风化、妨害婚姻、重婚、强奸等,就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教唆、诬告、妨害名誉、造谣惑众等,就是犯了妄语戒。

  要把人做得像一个人,守戒是必要的,五欲洪流最易泛滥成灾,有了持戒的堤防,欲海就不会成灾了。
经里说:「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就是要在家的信众,身虽没有出家,而心要常常欣乐出家僧众的清净生活,不忘三衣,瓦钵法器,如能这样,就可以脱离五欲的束缚,保持人格的清白。

  三衣、瓦钵、法器都是出家僧众的法物。三衣就是所谓袈裟,有僧伽黎(大衣)、郁多罗僧(七衣)、安陀会(五衣)等三种分别。瓦钵,即盛饭乞食之物,梵语钵多罗,华言应量器,有礼、色、量三者相应之义。法器,帮助修道的用物叫法器,如法鼓、法螺、法灯、法幢,乃至鱼、磬、钟鼓、铛铪、铙钹等均是法器。

  无论是三衣、瓦钵、法器,都代表着清净的僧团,象征修道者的人格。顺治皇帝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顺治皇帝赞美钵盂袈裟,也就是赞美出家的僧团﹗

  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多,喜欢记着仇恨,不肯念人的恩惠。在社会上,你满足他百千次的所求,只要有一次不如他的意,他就记恨你,所以本经指导在家学佛的弟子,要常念三衣,瓦钵法器,不要念人的坏﹗
在家的佛弟子,不出家在家修道也是一样,像维摩诘长者、胜鬘夫人都是在家菩萨,就是文殊、普贤也是以在家菩萨的样子教化众生,现出家比丘相的菩萨中唯有地藏菩萨。菩萨不是在出家、不出家的上面分别,菩萨是以发心修道来测量品位的高低。而且,说到出家也有四种不同:(一)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的比丘;(二)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三)身出家心不出家?身着僧装,心犹恋俗的僧人;(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学佛出家和在家都是一样,做在家弟子,身虽没有穿著僧装,只要「志愿出家」,也就是说心出家就好了。唐太宗李世民说:「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不能好好的做一个弘法利生的出家比丘,还不如做一个在家护法的居士﹗

  在今日佛教里,出家学佛的不像出家学佛,在家学佛的不像在家学佛,令人不胜感慨﹗出家众羡慕社会的富贵荣华,生活力求俗化;在家众则爱干涉僧团,管理寺庙,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希望今后在家菩萨,拥护三宝,护持佛法,多热心社会上慈济的工作,不要为了寺院的财产权和比丘纷争;希望今后出家的法师,住持三宝,住持佛法,要学有专长,要能领导在家信众从事教育文化慈善的事业﹗则佛教幸甚﹗众生幸甚﹗

  在本经中,指示在家信众要「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指示出家僧众要「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梵行」,梵者清净之义,行者所修之行。离过离欲,就是梵行。「慈悲」,慈者能给众生快乐,悲者能拔众生痛苦,为教为人,就是慈悲。出家弟子,要把所修的清净之行,修得崇高远大,用无我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把恩惠布满人间﹗

      凡夫--五欲→财↓ 色↓ 名↓ 食↓ 睡↓
     ↗    过患→增争 烧人 害人 无实 不久
  第七觉
     ↘菩萨--在家→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守道清白→志愿出家
        --出家→梵行高远慈悲一切→身心出家

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第八:觉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本经所讲的菩萨应觉悟的八事,第一觉说的是佛教世间观;从第二觉至第七觉说的是佛教人生观;最后的第八觉是本经的宗要,说明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我们阅读本经,从开始到结束,都讲此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脱,三界要离开,好象本经是小乘出世的思想,但本经的宗要是要学者有大乘普济的悲心,在世间愿代众生担当苦难,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修学小乘,光求自己的解脱,对于如何救济世间,一点热情也没有,那种独善其身的生活,充满了个人主义的色彩。但到了大乘行者,自己不但要求解脱,而且要更进一步地实践救人救世的悲愿,向社会展开普济的活动,这才是本经的主旨和心要。

  佛陀说法大多以比丘为对象,但这部《八大人觉经》确是着重在家佛子的经典,说明在家学佛的居士如何改善生活,如何认识世间,以及如何普渡众生。

  本经的经文虽简,但确实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从本经的思想体系来看,是要修学菩萨道的行者先从小乘入门,对世间虚幻不实的名闻利养能够放下,给身心一种彻底的磨炼,等到不会再被世间染污的时候,再活活泼泼的应现世间,做解救世间的工作,这才名为真正的菩萨﹗

  无论是小乘行者要脱离世间也好,大乘行者要救济世间也好,大小乘行者对世间的「生死炽燃,苦恼无量」,是有着共同的看法。

  众生在生死轮回之间营营扰扰,身犯杀盗淫,心患贪瞋痴,造作的无量无边罪业,像无常的劫火,炽烈的燃烧着这个世界,燃烧着我们的身心,使遭遇无量无边的身苦与心恼。

  说起无量的苦恼,在经里不时提到二苦、三苦、八苦等等,总之,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在前文也说过身体有老病死的苦,心里有贪瞋痴的苦,家庭有恩爱别离、眷属不和的苦,社会有求不得、怨憎聚会的苦,国家有刀兵盗贼的苦,自然界有水灾、震灾、风灾的苦。苦,紧紧的控制着世间,逼迫着众生,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脱苦。

  人生是苦,但我们要问:苦是从哪里来?苦是从多欲来的。多欲是从哪里来?多欲是从我执来的。我执为何会聚苦?因为我执和法执的关系不协调。有的苦是从我与物而有的,因为所希求的物质不能满足所引起的;有的苦是我与他而有的,因为我与人来往发生磨擦的关系而引起的;有的苦是我与身心而有的,因为老病烦恼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有的苦是我与欲所产生的,因为内心对世间错误的认识才有的。我人既为苦恼所包围,无论是什么人,要求脱苦,都是共同的愿望。所以菩萨的责任,就是要能发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讲到普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就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一种是先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不要紧。

  发心先救度自己然后救度他人,这是说己未得度,焉能度人?像苦海中,沉溺的苦恼众生,自己不识水性,不会游泳,如何度法?所以要想普济一切众生,必先自己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行。另一种先度人,己未得度,先来度人,这才是菩萨发心。学菩萨是在众生的身上学,菩萨离开众生,也不名为菩萨了。救度众生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萨道完成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既发大乘心学道,普济一切众生是首要的急务,「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人生态度。

  「发大乘心」,什么才是大乘心呢?

  佛教,分有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菩萨,小乘是指声闻与缘觉,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不能载物;缘觉自度兼度亲属,好比鹿车能载少物;菩萨自度复能普渡众生,好比大白牛车,能载种种货物,此处所讲的发大乘心,也就是发菩萨普渡众生之心。

  大乘心里面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发大乘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的心。所谓佛道,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达的,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哪能经过那么久远的考验?经里说,世间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学佛不发菩提心,好象耕田不下种;耕田不下种,将来哪里会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发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的心。菩萨下化众生,是要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把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欢乐看做自己的欢乐,度众生而不望回报,为众生工作觉得是应该的。本经的「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发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的心。众生根性不同,要解救众生的痛苦,必须广行方便。佛陀对于众生观机逗教,开出八万四千法门,这无非是佛陀有度生的方便。菩萨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说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这三者就是大乘心。发大乘心救度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否则,大乘心是不容易发的。

  昔日舍利弗在因中修行时,回小向大,转发大乘心,当他正要进入菩萨第七不退住的时候,天人来试探他的大乘心了。天人化为一个孝子,坐在舍利弗经过的路上啼哭,舍利弗见到时就上前问道:

  『请问大德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为什么在这儿哭呢?』

  『不关你的事,请你不要管﹗』化人孝子说。

  『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专爱为人排难解纷,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或许能帮助你﹗』

  『我的问题,怕你不能帮助。』

  『你说来听听﹗』舍利弗催促着。

  『唉﹗』化人孝子叹息道:『我的母亲染了不治之症,医生说,必须活人的眼珠熬药才能治,而且必须要修道的圣者才有用。活人的眼珠已经很难找了,何况是要修道的圣者,这到哪里才能找到呢?想到我那病重的母亲就要死去,我怎不伤心流泪?』

  舍利弗听后,微微一笑,对化人孝子说道:

  『请你不要难过,我能帮助你﹗』

  『真的?』

  『一点不假﹗告诉你,我已经是证果的圣者,我已发大乘心,一切身外之物都已布施给众生,我正想有机会将此身体,甚至生命布施给众生,请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你救活你的母亲,你就来挖我一个眼珠去吧?』

  舍利弗说着,把头偏过去,但化人孝子摇摇手说:『那不能,我怎么敢挖你的眼睛,这不犯法?假若你真愿意救我母亲一命,希望你自己把眼珠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他说得有理,随即勇猛的把左边的眼珠用手挖出,交给化人孝子道:『把此拿去,祈愿你母亲早日康复﹗』

  哪知化人孝子不肯接受舍利弗给他的眼珠,连忙摇手道:『糟啦﹗医生说,煎药治病,要右边的眼珠才有用,左边的我要了做什么呢?』

  舍利弗一听,大惊失色,心想:「这真糟糕﹗左边的眼珠挖下来,还有右边的可以看,现在怎么办呢?」他怪自己粗心,当初怎么没有问他一下。

  舍利弗又再想想,修学菩萨道,发大乘心,过去的圣者,舍头目脑髓,经过多生多世,为什么我不能?救人救到底,左边的眼珠既然没有用,右边的再挖下来给他就好。因此不等再问,他又勇猛的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化人孝子。

  化人孝子把眼珠往手中一接,放在鼻上闻一闻,随即往地上一掷,并用脚踏眼珠,大骂道:『你是什么修道的圣者?眼珠这么腥臭难闻,怎么可以煎药给我母亲吃?』

  舍利弗的眼睛是瞎了,看不到东西,但舍利弗的耳朵是很好的,他听到化人孝子骂他的声音,听到化人孝子用脚踩踏他眼珠的声音,舍利弗灰心了,他心想,你要活人的眼珠,我因为发大乘心,普济众生,愿意把眼珠布施给你,左边的你不要,右边的你嫌臭,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你还骂我……

  对度众生的热情已经感到万念俱灰的舍利弗,觉得众生难度,不愿再发大乘心了。这就是舍利弗往昔因中一段修行的经过。

  可见大乘心难发,但我们不要畏难,假若能做到《金刚经》上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能离此四相,则大乘普济众生的心就好发了。

  利他应该有赴汤蹈火不怕吃苦的精神,很欢喜的代众生受无量无数的痛苦,这才是大乘菩萨行者。

  佛陀当初出家所发的四种愿心:(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这四种愿心,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心。

  《华严经》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大乘普济一切的心﹗

  像文殊菩萨的大智,像普贤菩萨的大行,像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像地藏菩萨的大愿,这都是发大乘心的代表人物,值得我们去效法﹗

  综结前面所说:愿意自己脱苦,这是每个人的希求,当然也有下劣众生不望脱苦的,更有喜欢坐牢的人;愿意别人脱苦,这是有大善心的人;愿意代众生受苦,这就非发大乘心的菩萨不可了。像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都是发大乘心的菩萨,他们都能「令诸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指一切有情识活动之动物)「毕竟」能获得清净解脱涅盘的「大」安「乐」﹗

     ↗凡夫--生死炽然 苦恼无量→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第八觉
     ↘菩萨--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代受众苦→令得大乐

第十讲 八大人觉经的总结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我们在第一讲里讲到过序分;从第二讲到第九讲的八大人觉,是正宗分;第十讲的总结,就算本经的流通分。

  在总结的流通分里,经文的文字虽然比前面的每一觉的经文还要多,但大都已经讲过了,这段总结的经文,就是不讲,也可以一目了然。

  不过,有些话在前面还没有说过,我们不妨再提出来谈谈。

  本经的内容,我们仔细的推敲,就是在讲说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必修的行门,六波罗蜜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而言。在经文里,好象没有直接讲到忍辱、禅定二波罗蜜,其实六波罗蜜是不可分的,六波罗蜜的精神是连贯的。我们从总结的经文看来,就是包含了六波罗蜜。

  在经文里有一句「修心圣道」,这圣道指的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中的正定,就是六波罗蜜中的禅定波罗蜜。至于忍辱,我们常听到说「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知足与忍辱就是安乐法门。经文里讲:「舍离五欲」、「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不能忍辱的人,焉能做到?

  在经里强调,精进行道要慈悲修慧,六波罗蜜中以智能最重要,佛陀为一切众生母,智能为一切诸佛母,「五度(波罗蜜译曰度)为足,智能为目」,人虽有脚行路,但若无眼睛,前途就危险重重。六波罗蜜中,布施、忍辱等是世间亦有的善行,但世间的布施,有为同情怜愍而布施的,有为沽名钓誉而布施的,有为希望报答而布施的,这样的布施,因为没有智能所以不能照见三轮体空,只能算作世间有为的善行,而不能说是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

  没有智能,一切佛法都成了世间法,所以菩萨发心学道,了生死、度众生,无论布施也好,持戒也好,精进也好,智能是最要紧的。有了智能,再能精进、行道、慈悲,就可「乘法身船,至涅盘岸」了。

  法身船是指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如佛性,众生虽在六道生死中轮回,但最后人人都能得度,不致永远沉沦,就是因为我们有个法身船可乘。

  众生虽然有个法身船可乘,但众生毕竟是在苦海中飘泊着,还没有能脱离苦海,登上涅盘的彼岸。

  涅盘,中国人都将其误会为死的意思,实在是大错特错的事﹗涅盘,是万德圆满,功德庄严的意思﹗涅盘,是由动乱归于寂静的意思,没有生死、没有烦恼,完完全全解脱才是涅盘﹗

  涅盘和生死是相对待的,在佛法里把生死比做此岸,把不生不死的涅盘比做彼岸。在此岸受生死的众生,无常苦迫,忧悲烦恼;在彼岸得度(涅盘)的圣者,常乐我净,安稳自在。涅盘的境界让人向往、追求,众生若能驾上佛法的慈航(乘法身船),就可以到达涅盘的彼岸了。

  像这样涅盘的思想,看起来好象是出世的思想,以为这是逃避世间,逃避现实的,其实,菩萨涅盘以后,还要「复还生死,度脱众生」的。慈航法师的遗偈说:「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菩萨求证涅盘,不是逃走,而是先完成自己的所学,然后再倒驾慈航,在生死海中度脱众生。

  念佛的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也不是不要世间,而是先求得阿鞞跋致(不退转),然后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如果众生未度,自己一人就想永远逃走,那不是菩萨的究竟涅盘,而是小乘的行为。

  菩萨涅盘以后,再到人间来受生死,就应该把此经「以前」所讲「八」条「事」理,「开导一切」,「令诸众生」,也「觉」悟到「生死」的「苦海」,欢喜「舍」弃「离」开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修心」守「圣道」。

  说起「修心」,一般人都不注意,平常只贪求眼耳鼻舌身的享受,对于「心」,总是放在旁边不管。一个人,眼贪美丽的色相,耳贪宛转的声音,鼻贪芬芳的香气,舌贪可口的味觉,身贪适意的触乐,一旦大限来到,眼不能看色,耳不能听声,鼻不能嗅味,身不能感触,到那时心就会慌乱,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就是指平时没有修心的人而言。

  昔有大富之人,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位夫人,最宠爱的就是第四夫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其次是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再其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最不为富翁关心的还是原配夫人,这位富翁对大夫人,给使作务,从未护视。可是,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病,临终前,他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道:『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财产妻儿虽多,一个也带不走,我请求你陪我一道死好吗?』

  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陪你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唉﹗』富翁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富翁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乃照对四夫人讲过的要求,再向三夫人提出。

  三夫人一听,吓得只是发抖,连忙道:『这怎么可能?我的年纪这么轻,你去世了,我还可再改嫁他人﹗你何不叫二夫人陪你?』

  『唉﹗』富翁只得又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叫三夫人退去。

  三夫人走后,富翁把二夫人叫来,说明他一个人死去太不甘心,希望二夫人能够陪他一同死。

  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手道:『不能﹗不能﹗我怎么能陪你死呢?四夫人和三夫人什么事也不肯做,家中的事都要我管,我不能不顾家就跟你去死呀﹗为了夫妻的感情,你死后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

  『唉﹗』富翁无可奈何的又是一声感叹。

  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平时最不关心的大夫人叫到:前,对大夫人说道:『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但我现在一个人死去,在阴曹地府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陪我一道儿死吗?』

  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庄重的回答道:『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们,怎么还好活着,不如就跟你一起死去比较好。』

  『你﹗你﹗你愿意陪我一道死?』富翁像是很意外的问大夫人,并继续感叹地说道:『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把你一直像忘了似的。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护得比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她也不薄,到今天,他们忘恩负义,当我要死的时候,却那么狠心的和我离开,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有重视的你,反倒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

  我太辜负你了,为什么不早些对你好呢?』富翁说完,和大夫人一起拥抱着死去了。

  这是佛经中一段很精彩很有意义的故事,这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原来,故事中最受爱护的四夫人,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打扮得年轻,但美丽年轻对我们的未来并没有帮助;要再改嫁的三夫人,指的是会喜离忧的财富,当人到了死去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要让给别人;要照顾家庭的二夫人,指的是的那些穷困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多,当人去世时,顶多在送葬的行列中走一程;而从未护视的大夫人,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在生时不知道修持,只知道贪求五欲,到死时,才知道五欲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有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此意。

  「修心圣道」的修心,我们要特别重视,把谄曲、虚伪、瞋恨、贪欲的心一起去除,尤其已发心修道的人,修心最要紧﹗《佛遗教经》说:「宜其端心,质直为本。」《维摩经》也说:「直心是道场。」一个人能把心净化了,能把心识转成智能,那就是佛道成就的时候了。

  现在总结本经说明如下:前面所讲的八事,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和一切菩萨办解脱生死、广度众生大事的人所应该觉悟知道的。菩萨乘着真如法身的船,到达解脱涅盘的彼岸;然后再回入娑婆到此世界来受生死,度脱苦海中的众生。并且要把前面讲说的八事,开导一切众生,令他们也觉悟到生死是苦,舍离虚假不实的五欲之乐,修心完成八种圣人之道。假若跟随佛陀学习的弟子能诵此八事,并将之记在心中,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可以于每日生活举止动念间,灭除无量的罪业,精勤修持到达佛果菩提,成就正觉,永断生死的苦恼,常住于清净解脱涅盘的快乐﹗

  • 上一篇:皈依的意义
  •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 本篇有 人阅读
    • 最新图文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