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分享加载中

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法门

修心法要

作者:法藏法师   来源:非思不可   发布:灵岩灯   时间:2014-02-26 06:30:38

  菩提心,其实不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甚至是一个可修持、可操作的「法门」!与其说它要你去作那目前力有不逮的利他之行,倒不如说它是在给你力量,让你放弃自私、趣向无我,而达到真正自利的目的(同时也利益了他人,多好!)。

  放弃眼前的利他之心(只是「心」,不是「行」),而执取目前的「自利」之行,看似快速而直接,其实正是单人骑马之类,迂曲而行进缓慢。

反之,念念以无我利他为务,虽有种种曲折,却似万马齐牵一般地,自利甚速而直捷。譬如母亲爱子,因望子成龙之念(利他)切,而能时时推干就湿,舍弃自己之享乐以成就儿女。

  又如孝子于荒年之际,虽只有一块面包,却以孝心发动故,自然地舍给老母亲食用,自己不但甘之如饴,而且也唯有如此孝子才感到心安理得。

  他们皆未离欲、无我,但为何却能表现出无我利他的行为呢?只因他们执取母子之情,故而难行能行,在成就他人的同时,完成了自己。

  菩提心的殊胜亦复如是:透过「知母」、「念恩」、「报恩」的熏发,以及自他交换(所谓念念之中,缘想着:愿一切众生之恶在我身上成熟,愿我一切修行功德在众生身上成熟)的修习,使得我们生起了对一切众生予乐、拔苦、随喜而等舍的无量大悲心来,同时更为了迅速地圆满大悲心愿,故能念念地使自己趣向无我与三谛圆谛的实相智能。

  因为三谛圆融,所以一切世法(俗谛)皆是佛法(真谛),行人能随缘面对而不取一法、不舍一行(中道实相);因为大悲心的驱使(俗谛),使我们念念之中只想着利益众生,如此则渐渐地舍弃了自私自利及自我为中心的习气(真谛),从而能于无量的时空之中,巧把尘沙般的世间尘劳,转化为自他两利的圆满佛事(普贤行愿的中谛观),不疑不惧、不疲不厌。

  它看起来没有直接去修习无我(如声闻的观呼吸以现见「我空」一般)、取证无我,然而却在大乘四无量心的驱策下,广行一切与究竟实相相应的利他法门,从而任运地断除一切我执、我慢、我爱乃至法执、法慢、法爱,于念念间趣向最圆满的佛果大菩提。可以说,这是大乘修行最善巧的关键所在!

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法门

  • 上一篇:法藏法师解读“敦伦尽份”
  •   下一篇:归敬三宝
  • 本篇有 人阅读
    • 最新图文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