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分享加载中

菩提心修要讲纲

作者:法藏法师   来源:水月阁僧伽林   发布:灵岩灯   时间:2013-06-25 16:53:34

  「菩提心」乃大乘 ( 含密乘 ) 佛法最主要的关键所在,大小乘的分野虽可从多方面 ( 空性见、慈悲、福德、善巧 …… 等等 ) 来加以区别,然而其间最大也最根本的差异,正是以菩提心的有无来加以评判。因此,一个初发心的大乘行者,一项很重要的核心功课,就是要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中,努力地认清、发起并增长自己的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一个不了解菩提心的人,虽自认为是大乘人,行大乘法、修大乘行,那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昧见罢了。今日的台湾,到处有所谓的菩萨道,建设人间净土 …… 等等之类高超的佛教口号,相对地,菩提心、菩萨行的根本正见也就更为重要了。一个不了解菩提心正确义涵的人或团体,当然不能引发正确的大乘因行,既不能引发大乘的因行,而却希求大乘的果觉,岂非缘木求鱼?经云:「勤苦修行,非涅盘因」,正此之类!

  所谓菩提心,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略称,直译作「无上正等正觉心」,简而言之,即是「愿与一切众生共成究竟佛道」的坚固誓愿之心。此心依《解深密经》说,又分为世俗 ( 相对 ) 菩提心及胜义 ( 究竟 ) 菩提心两种,前者是指一种因地的利他之心愿或菩萨的六度万行而言,后者则是指果地中道实相的体证。以汉、藏两系的大乘佛法而言,汉传佛法对胜义菩提心的讲解与实践,较为深刻而明确 ( 尤以台、贤二宗最为完整而善巧 ) ,然于世俗菩提心的说明与诱发方面,则稍嫌不足。因此向来汉地的佛教徒,除了有修证功夫的人以外,对于「菩提心」的理解,往往仅止于「愿心」的层次,而不知菩提心其实可以独立为一种具体的「修心 ( 观 ) 」法门。相对地,藏传佛教在后弘期时,由于阿底峡尊者 (982 ~ 1054 ,东印度孟加拉地区一小王国的王子,为西藏佛教的重建者 ) 将传承于金洲 ( 今印尼苏门达腊 ) 法称大师的菩提心教授传入了西藏。从此之后,不但西藏各派皆传习此法,更且开展出许多善巧而确实可行的菩提心修持法。从而使得大乘经典中处处所强调的菩提心,成为一个所有凡夫皆可具体修持的目标与方法。透过菩提心的切实修习,不但可以迅速地净除业障 ( 纯粹利他发心之故 ) ,而且经由菩提心的念念熏种,则行者的一切所做所修,皆能时时任运地滋长成佛之功德、庄严成佛之国土。尤有进者,因为菩提心的修习重点,乃在以强而有力的彻底利他之观想,来转化自身的无明。因此能根本地减低行人的我、法二执、趋向中道实相的法界体性,从而使行者快速地证入圆满佛慧 ( 即胜义菩提心 ) 。这是不共于声闻、缘觉行果的「独菩萨法」,正是一种最典型且重要的大乘修持法门!

  中国佛教自从唐、宋各宗派的辉煌发展之后,即逐渐地走向衰微,尤其近百年来,各种内外因素的交参,更使得中国佛教的法脉存若游丝。依着近十年来台湾佛教经济充沛的条件,其它各系、各地区的佛教正强力地输入台湾,值此之际,过度物质化与浮面化的中国大乘佛教末流,相形之下则显得光茫暗淡、声音微弱。尤其缺乏实修实证内涵而又过度世俗化倾向的所谓菩萨道,往往为声闻根性者所诟病,从而亦使「大乘非佛说」的偏见甚嚣尘上。因此,在维系大乘法脉的大目标下,加强中国传统佛法的义解与实修固为治本之道,然而综合性地介绍一些与传统中国佛教不相违背的大乘修习法门,应不失为一个必要而有效的治标之法。这也正是此一讲座中,会用不少的篇幅介绍藏传菩提心修习法的原因。毕竟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除了传统的继承之外,对于他系佛法长处的吸纳,更是中国佛教再兴与发煌的必经过程。

  将释此法,大科分三:壹·序分 — 甲一是;贰·正宗分 — 甲二至甲十是;参·流通分 — 甲十一是。今初:

  壹·序分
  甲一·前言 分三: 
  乙一·以菩提心之有无而分大小乘:
  乙二·菩提心之功德略说 分三:
  丙一·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中,任运滋长功德。  
  丙二·《入菩萨行论》(寂天菩萨造)云:「发菩提心已,睡眠放逸时,功德亦不断,其量等虚空。」
  丙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乙三·菩提心之重要略述:为修行大乘、成就佛道之根本;亦急速灭除业障、开发智能、转化习气最有效之法门!

  贰·正宗分
  甲二·总说 分三:
  乙一·何谓菩提心 分二:
  丙一·汉传:坚定立誓欲令自他同证究竟圆满佛果之心。(无上正等正觉心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分四:
  丁一·《法华经》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丁二·《智度论》云:「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卷四十一)
  丁三·(一)菩提心灱以菩萨最初正愿为其「自性」。
   (二)以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为其「行相」。
   (三)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其「所缘」。
   (四)以能尽一切有情处所三业功德相应为其「功德」。
   (五)以超越一切世出世间义妙善正愿为「最胜」。   

  丁四·《劝发菩提心集》卷上云:「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本,以利物为依止,以大乘法为所信,以种智为所缘(为求彼故),以无上乘为所乘,以菩萨戒为所住,以起异乘心为难,以增善为功德,以福智为自性,以习诸度为出离,以地满为究竟。」

  丙二·藏(印)传: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我当誓取无上佛果之愿。  
〔检别〕 — 为欲利益一切有情,而却不晓得要求取佛果,但名「大悲心」,不名菩提心。欲誓取佛果,而却不发利益有情之心,只是「自利心」,则不与佛乘相应,只至化城非到宝所。 

  乙二·菩提心之分类 分二:
  丙一·世俗(相对)菩提心 分二 :(为一种「修习」的愿心与行动,是爱心与慈悲的培养)。
  丁一·愿菩提心 分二 :    
  戊一·文殊 — 龙树系(空宗):愿得圆满佛位之意欲。
  戊二·弥勒 — 无着系(有宗):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自己必取圆满佛果之誓愿。

  丁二·行菩提心 分二 :
  戊一·文殊 — 龙树系:已在成佛之道上,实地践行。(已表现为一种「行动」)
  戊二·弥勒 — 无着系::誓愿学习并实践成佛之因 — 六度波罗密多。(仍只是行动的「愿心」)    
  注:《往生要集》上末言及「缘事菩提心」,即四弘誓愿,亦为世俗菩提心之类。(汉传说法)

  丙二·胜义(绝对)菩提心 分二 :(为一种「禅观」的内容与结果,是安住不动、当下直了心性本质的禅观)
  丁一·汉传说法分三:    
  戊一·心体:心住于「中道实相」观中(真、俗、中三谛圆融),而任运流露之等流大悲心。
  戊二·所谓中道实相:《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方便品〉)又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安乐品〉)实相无相(空)而无不相(有),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中);离能所,离断常,离生死与涅盘而不坏生死与涅盘,离众生与诸佛而不舍众生与诸佛 …… 等等,乃至离一切真、俗二边戏论,而住于如实相(中谛)。

  戊三·修入(以天台教为依):于缘起性空(析空、体空二观)见中(此乃「定中修空观」),缘念现前介尔一念妄心,即性具三千性相(有观),从而住于此一即空即有的本然心性中,再深细体会观察,更知此一念法界心,非内非外、非有非无,寂而常照(有,法界俨然)、照而常寂(空,一法不得),如是复又寂照双遮双泯,自然趣入不思议中道实相正观(三谛圆融)之中。此正「胜义」菩提心之心体所在。   

  丁二·藏传说法 分二 :    
  戊一·于定中了知一切事物皆为自心所幻化,实无本体。进而检视此一「能生」之心性亦了不可得,从而体证「无生」之理。
  戊二·直接将心性自然地安住在佛性 — 诸法之真实本质 — 中,清明而不散漫,无所攀缘,妄想起时任其去来,而觉性如如不动,自然明析。

  乙三·菩提心之品位 分三 :(虽分三品,然皆成就为菩提心之量)  
  丙一·下品心:如国王发心 — 自取佛果位后,广化一切众生。(自先、生后)  
  丙二·中品心:如渡者发心 — 当与一切众生同成佛道。(自、生同时)  
  丙三·上品心:如牧人发心 — 愿令一切众皆成佛后,方乃成佛。(自后、生先)

  甲三·教法所依分二:汉传则散见各处大乘经典,藏传主要原由金洲(印尼苏门达腊)大师(即法称大师)传与印度阿底峡(九八二 — 一 ○ 五四)尊者,后传入西藏。

  乙一·正依之处 分四:
丙一·《修心七要》:切喀瓦(阿底峡尊者之第五代弟子)所着,说明发菩提心的种类,次第、方法、戒条与学处等。《土观宗义》推许为最胜之菩提心教授(引入「自他换」修法故),与《菩提道灯》同为西藏各派必修之书。

  丙二·《修心八颂》:朗日塘巴(尊者第四代弟子)所着,说明如何对境修习菩提心。分世俗菩提修习的三类:对一般人?对秉性恶者?独处生恼时(知母);及胜义菩提心修习的一类:直观空性与实相。  

  丙三·《大乘菩提心简修法》:未详作者,出西藏龙广寺印版。(见《修心七要》一书,台北·宝鬘印经会。)

  丙四·其它汉、藏经论:如《瑜伽师地论》、《劝发菩提心集》(唐·慧沼撰)、《劝发菩提心文》(清·省庵大师撰)、《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唐·斐休)。

  乙二·依学之由 分四 :(指藏传而言)
  丙一·传承与依据胜
  丙二·贴切与实践胜
  丙三·整埋与次第胜
  丙四·辅助与融合胜

  乙三·汉传教法 分四 :
  丙一·经论未显(隐说)
  丙二·提倡不广
  丙三·整理不足(深广)
  丙四·传承不明 (方法)

  乙四·汉、藏各有优劣,汉传于胜义菩提心之说明与实践较详,唯世俗菩提心之修习较隐而未显;藏传则反是。今当取长补短,配合传统中国佛教之教理(如天台、华严)与行门(如禅宗),做一整体性的融合与应用。

  甲四·菩提心生起之因缘 分四:
  乙一·发起世俗菩提心之因缘分四:(依《十法经》)  
  丙一·见发菩提心的功德而发心  
  丙二·对如来发生诚挚的信心而发心  
  丙三·看见众生的痛苦而发心  
  丙四·因善知识的导化而发心 

  乙二·发起胜义菩提心之因缘分三:  
  丙一·由听闻佛典而开发菩提心  
  丙二·由修习定慧而开发菩提心  
  丙三·由现量证悟而开发菩提心 

  乙三·《劝发菩提心集》引《瑜伽发心品》云,有四缘、四因、四力发菩提心 分三:

  丙一·四缘 分四 :
  丁一·见佛菩萨不思议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而发心。   
  丁二·虽不见闻,于菩萨藏闻已深信而发心。   
  丁三·虽不见闻及听法,然见菩萨法欲灭,为令正法久住而发心。   
  丁四·见诸众生受诸苦恼,不信大乘法故而发心。  

  丙二·四因 分四 :
  丁一·具足菩萨种性。   
  丁二·佛、菩萨及善友摄受。   
  丁三·于诸众生起悲心。   
  丁四·于极长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异。  

  丙二·四力 分四 :
  丁一·由自功力,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   
  丁二·由他功力,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   
  丁三·宿习大乘相应法,以串习力故,今日依缘触发,而能速疾发心。   
  丁四·于现世中亲近善士,听闻久熏,以此加行而发心。 

  乙四·《劝发菩提心文》云,有十因缘,发菩提心 分十:
  丙一·念佛重恩故。  
  丙二·念父母恩故。  
  丙三·念师长恩故。  
  丙四·念施主恩故。  
  丙五·念众生恩故。  
  丙六·念生死苦故。  
  丙七·尊重己灵故。  
  丙八·忏悔业障故。  
  丙九·求生净土故。  
  丙十·为正法久住故。
  甲五·菩提心之修习 分三 :(依《修心七要》为主,辅以《修心八颂》及其它经论与教授) 
  乙一·前行法 分三:
  丙一·离四种执着:(当思惟)
  贪恋此生非行者 贪恋轮回非出离
  耽于自利非菩提 执取生起非正见 (生灭)  

  丙二·皈依、发心与供养 分五 :
  丁一·(四)皈依:(三遍) 
  皈依上师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丁二·皈依发心:(三遍,此亦「愿菩提心」之观修,为阿底峡尊者所作)
  诸佛正法与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众中尊)    
  我之善行及功德 回向众生愿成佛  (我以所行施等善 为利众生愿成佛)

  丁三·忏悔:(普贤忏悔偈,三遍)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日佛前求忏悔/一切罪障皆忏悔/一切罪根皆忏悔

  丁四·发四弘誓愿与四无量心 分二 (各三遍):
  戊一·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戊二·四无量心:  
  (慈)愿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  
  (悲)愿一切有情永离苦恼及苦恼因  
  (喜)愿一切有情永不离失无苦之乐  
  (舍)愿一切有情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   

  丁五·献供: 
   观想一切人天上妙珍贵饮食、衣物、床座、金银、珍宝、妙音、鲜花、灯烛、水果、奇禽、异兽、七珍、八宝等,如须弥山、四大洲一样大、一样多,虔诚供养上师、诸佛菩萨、一切僧伽乃至护法龙天等。  

  丙三·礼赞祈请 分二 :
  丁一·汉传 分二 :    
  戊一·礼赞三宝及道场主  
 (礼佛)称唱:一心敬礼 南无十方常住佛    
  默观: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十方诸佛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礼法)称唱:一心敬礼 南无十方常住法    
  默观:真空法性如虚空 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 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称唱:一心敬礼 南无十方常住僧    
  默观:同「礼佛」,唯「诸佛」二字改为「僧伽」有异。
  (礼道场主)称唱:一心敬礼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默观:同前,唯「文殊师利」及末句「为发菩提心故礼」有异。

  戊二·祈愿:  
   是诸圣众,愿悉证明。我于今日,欲为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修行大乘无上菩提心,誓取究竟圆满佛果。故于今日一心精进,如说修行。唯愿一切诸佛菩萨,文殊师利大师,本愿力故加持冥佑。令我所行,生起同体大悲之心,普入一乘平等大慧,无上菩提心坚固现前,如经所说。 

  丁二·藏传 分六 :(依《大乘菩提心简修法》录出)    

  戊一·礼敬上师:  
我以虔敬心 生生世世顶礼皈依诸上师 及文殊师利尊者之

  戊二·礼敬善知识:  
顶礼诸善知识足 彼等如实以悲心 教授无瑕清净道 袪除轮回涅盘过

  戊三·礼敬金刚萨埵菩萨:  
愿曼达主摄护我 如净空中迷人虹 不离灭诸戏论境 化现无量本尊众

  戊四·礼敬金刚手菩萨:  
因我顶礼大力护 持诸智咒之大师 集总金刚所言宣 诸密旨于一身者 魔众今皆应谛听

  戊五·礼敬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耶 诸佛唯一母 智能之宝藏 喜悦之一瞥 能分别赐赠 殊胜之礼物 令受者证悟 诸佛之深意 闻此我常依 尊者为本尊 誓永不舍离 尊者莲花足 除尊者之外 我无皈衣处 文殊师利耶 请满我所愿

  戊六·礼敬大悲心:  
清净三学修觉心 宏扬圣教砟十方 住持正法顶庄严 敬礼无等上师足 三世佛子共行道 出生利乐大宝藏 由善弟子诸劝请 谨依师语而开显

  乙二·正行法 分二:
丙一·思惟四共加行 分四 :(「加行」者,修法之前方便,为正修而作之准备,以便加速其圆满成就。「共」者,共胜义与世俗二菩提心,乃至共一切修法之加行也)

  丁一·人身难得   
  丁二·死殁无常   
  丁三·生死过患   
  丁四·业果不爽  

  丙二·正修菩提心 分二 :

  丁一·修习胜义菩提心 分三 :    
  戊一·加行 分四 :
  己一·皈依
  己二·发心
  己三·祈求上师

  己四·七支供养 分七 :(汉传中于「礼敬诸佛」另开「称赞如来」,于「普皆回向」更开「常随佛学」、「恒顺众生」而成「十大愿王」)
 
  庚一·礼敬诸佛 
  庚二·广修供养 
  庚三·忏悔业障 
  庚四·随喜功德 
  庚五·请转法轮 
  庚六·请佛住世 
  庚七·普皆回向    

  戊二·正行 分四 :(当再参考甲二、乙二、丙二之说明,将身心调直,数息二十一次,将心静虑下来,而作如下观察与安住)

  己一·将心安住于无分别之状态中 分三 :(经由对治而令心无分别)

  庚一·思惟一切诸法如梦如幻,不取不着。 

  庚二·观心性非实有,不住外、不住内,无有来处亦无有去处,舍一切金尸竹别(以无心能分别故),安住于无分别心识中。 

  庚三·观身、心俱空是对治分别,亦是妄念,应当舍离而不执着此对治法。

  己二·令心清明而不散漫,心无所缘,任念头之来去而了了分明,不迎不拒,不为心念所动,将心安住于法尔体性之中。(直尔安住心体)

  己三·在无分别法尔体性之中,更起不可思议妙观察智,了知一切诸法无生、无灭,从而住于此一无生无灭的体性中。(前者但寂无照,今则寂照同时)

  己四·修一心三观(空、假、中)之智,证一念三千之法界心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双遮双遣,入不思议中道实相观)    

  戊三·结行:依座中所修实相观之定、慧患习力,于座与座之间,四威仪中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空而不空,有而非有,任运寂照,作水月之佛事而不失正观。

  丁二·修世俗菩提心 分二 :    

  戊一·愿菩提心之观修 分三 :
  己一·昼夜六时,恒常思惟:「为利益一切有情,令同证无上菩提故,当誓取圆满佛果位。」
  己二·或更思惟:「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后,方乃成佛。」(上品发心)
  己三·于每次修持前,皆至诚诵念「发菩提心祈愿文」三遍(如甲五、乙一、丙二、丁二所示,或其它任选一种)    

  戊二·行菩提心之观修 分三 :

  己一·众行 分七 :(做为「根本」修之前导与辅助,并藉此以积聚资粮)
  庚一·修习断恶之心:愿一切自害、害他之恶法,皆悉断除不再复生。
  庚二·修习利他之心:愿一切功德、资财、受用等,皆回向利乐众生。
  庚三·修习净障之心:愿一切修道功德回向自身持戒清净、三障净除。
  庚四·修习四无量心 分四 :  

  辛一·舍无量心 分三 :   

  壬一·对一切怒仇舍弃瞋恚,对所有亲友舍弃贪爱,对十方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亲疏、爱憎,普皆平等对待,谓之舍无量心。《八大人觉经》云:「怨亲平等」,亦如《龙树诫王经》云:「假使以大地,尽搓成枣丸,其数难匹敌,为母之数量!

  壬二·于四无量心的修习中,必先修「舍」,否则慈、悲等将有所偏失而不清净。

  壬三·比喻:如仙人筵散,一切终将「平等」散去,无有真实差别可得。

  辛二·慈无量心 分三: 
  
  壬一·予一切众生如法之安乐,谓之慈无量心。   

  壬二·生缘慈:缘念一切众生而生慈生 — 初心菩萨。  
    法缘慈:缘念如实法理而生慈(客观存在)心 — 已入菩萨行之圆初信菩萨。   无缘慈:离一切缘想而任运生慈心 — 已证无生之圆初住菩萨。

  壬三·比喻:如母鸟养雏。慈惠对待一切众生,一切举动与运心皆柔和异常。

  辛三·悲无量心 分三:   
  壬一·拔除一切众生之苦难,谓之悲无量心。   
  壬二·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释如前)   
  壬三·比喻:如无手之母见子落水。见一切众生沉溺苦海中,自虽无力救济,惟至心祈请三宝加持。《说观世音证境经》云:「若具此法,则一切佛法皆如置掌中。何者此法?大悲心是也。」  

  辛四·喜无量心 分三:   

  壬一·于一切众生所得之功德、福报、声名、财利等,不生起嫉妒,而能真心随喜,谓之喜无量心。   
  壬二·不因对手失败而欢喜,不因仇敌痛苦而高兴。   
  壬三·比喻:如骆驼母失子而复得,见一切众生形色、名闻、财利、功德殊胜,衷心为彼欢喜,并愿其更增上圆满,直至成佛。 

  庚五·知母、念恩与报恩 分三 :(当先修四无量 — 尤其是「舍」无量心,以使「知母」清净)  

  辛一·知母:如前《诫王经》所云,当思惟法界一切有情,皆曾是自己无数世之母亲。  
  辛二·念恩:以一切众生皆是我无量劫之母亲故,一切众生皆于我有大恩德。 
  辛三·报恩:一切众生既于我有大恩德,当广修一切善及菩提净法,以回向、协助彼等同成无上佛道。 

  庚六·修习六度(万行)波罗蜜 分六 :  
  辛一·布施波罗蜜(调伏众生故)  
  辛二·持戒波罗蜜(随其所愿故)  
  辛三·忍辱波罗蜜(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具足故)  
  辛四·精进波罗蜜(具足一切诸事故)  
  辛五·禅定波罗蜜(心当得善调伏故)  
  辛六·智能波罗蜜(知一切诸烦恼故) 

  庚七·其它助行(出《裴休劝文》所引《悲华经》) 分十三 :  
  辛一·多闻 — 得无碍辩才故。  
  辛二·福德 — 一切众生之所需故。  
  辛三·思惟 — 成就断疑故。  
  辛四·听法 — 成就灭五盖故。  
  辛五·出世 — 舍除一切世间故。  
  辛六·阿兰若 — 灭不善业故。  
  辛七·随喜 — 增长善根故。  
  辛八·念处 — 分别身、受、心、法成就故。  
  辛九·正勤 — 离一切不善,行一切善法故。  
  辛十·如意足 — 成就身心轻利故。  
  辛十一·五根 — 摧灭一切烦恼故。  
  辛十二·七觉支 — 觉如实法故。  
  辛十三·六和敬 — 调伏一切众生令清净故。

  己二·根本(自他换) 分二 : 

  庚一·渐次修取、舍二心:取者,取众生之烦恼魔害等苦报,由我代受。舍者,将我三世所集之善根功德、快乐、喜悦、智能、钱财、生命全惠施给众生,令其增长安乐妙善。

  例:先修知母念恩    
  她曾无数世作过我的母亲,皆以慈眼悲心爱护我,令我不饥、不冷,从住胎、出生、养我、育我之中,受尽艰苦,冒着罪苦恶名,如是守护我,数利于我,而今她仍在轮回中,我今欲报母恩,当除其苦。如是思惟,观母亲其被苦、集所害,由我承担此苦。观想母之业报,化作黑气,全流入我的心中,而我见到母亲是如此轻安,我内心有无比的喜悦。又将我三世一切善功德,全无吝惜的施给母亲。  

  这些善功德流入母亲心中后,看到母亲立即现前安乐,具足一切修法顺缘,当下即身成佛,我内心立刻充满着猛利喜乐。
  再次观六亲,亦如是修。
  再次观朋友、怨仇。
  再次观一切众生。 

  庚二·定中修二息观:定中吸气时观 — 十方一切众生的罪业、恶报、灾难、过失与痛苦等等,像一缕黑烟般,由我鼻孔吸入,溶入我自性心中,并在我身上成熟,从而令彼等远离了一切苦厄。呼气时观 — 我三世所积之一切功德、善行、财富、名闻、身体等资粮与利益,像皎洁的月光般由鼻孔出去,溶入法界一切众生的身心之中,无分别地供养无数劫中的父母及一切众生。见他们皆满足而喜悦地,护得了我的供养,更令这些资粮、利益在他们身上结果,让他们当下开悟,成就圆满佛果,而我亦十分随喜、赞叹。

  注:依阿底峡所传,此法为菩提心最殊胜之修法,具大功德、大威力,能疾速净除业障,成就佛果。 

  庚三·辅行分四:于座与座之间,当以下列四项作意思维。  

  辛一·转念:贪念起时,当观想:「愿我承受一切众生的贪毒欲念,愿其因善业功德由贪执中解脱清净,直至开悟成佛。」  

  辛二·摄取一切众生之恶:思惟六道众生,如我一般于苦、乐等三境中,生起三毒造身、口、意三种恶业而受苦。他们将不堪其猛利苦报,因此愿彼等一切三毒,都流入我身中,令彼具足无贪等三善根,受无量福报。  

  辛三·于四威仪中诵习自他换:于一切时中,以猛利益乐之心,恒常诵念:「愿众生一切罪苦,都成熟于我身;愿我一切乐、善,都成熟于众生。」 

  辛四·于已摄取生决定信:当自思维:「发展对众生拔苦与乐的能力操之在我,如果现在我能摄取自己当来所生的一切罪苦,则透过自他换等心力的训练,也能(渐渐)摄取他人身上的种种罪苦(如阿底峡尊者的老师之一 — 慈瑜伽论师 — 一般),而真正为众生拔苦、除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上一篇:二十一世纪汉传佛教新切机
  •   下一篇:略谈佛法修行与佛教学术的分野
  • 本篇有 人阅读
    • 最新图文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