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分享加载中

试述大乘菩提心之发起

作者:释法默法师   来源:水月阁僧伽林   发布:灵岩灯   时间:2013-06-24 10:22:30

 
一、前言
二、菩提心的名义
三、菩提心的心体
四、菩提心发起的机制
五、趣发菩提心的要素
六、发菩提心与众生之关系
七、正发菩提心之观法
八、结语

  一、前言

  长久以来,不知起于何时,“发心”这个字眼便广泛的流传于佛教徒之间。发心办事,发心吃素,发心印经,发心盖庙,发心持咒念佛,乃至发心吃饭……等。似乎只要与善法相应而无伤大雅,并为大众所接受之事,皆可因加上〝发心〞二字,而令人觉得冠冕堂皇,理由充份。因此,对于佛法中发心的真正义涵之理解,便显得含糊而不确定。当然,佛法中论发心,有种种不同。如说发增上心,发欢喜心,发慈悲心,发信愿心,发无所得心等等。而其中最常用来表示发心含义的,是指“发菩提心”而言。如《涅盘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发心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等是。且究竟的说,此“菩提”更是不共于二乘与权乘的菩提,唯指大乘之“无上菩提”而说的。

  “无上菩提”即指“佛果”。要想成佛,必得修大乘菩萨行,而菩提心正是大乘法的核心所在。菩提心是彻始彻终的,其内涵贯穿从菩萨初发心到成佛的一切过程。一般将发菩提心,分为“世俗”与“胜义”两种菩提心,或者在世俗菩提心中又分“愿”、“行”两种菩提心,也有依“二道五菩提”来说明发心之转胜的。向来东土的佛教徒(包括笔者在内),对于菩提心的理解,大多仅止于“愿心 —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层次,至于“佛道”的究竟义涵,及为何要“化度众生”,可说是一片茫然。而不知菩提心其实可透过教理的深入认识,从而成为一种具体的修心法门。这种短暂的愿心,甚不牢固,往往导至菩提心的忘失与退堕,相心追求,造种种有漏业。如《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有鉴于此,是故撰写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谈论发心的行位,而是探讨菩提心真正的内涵及其发起(指凡位而言)的机制与要素,并略述正发菩提心的观法,俾有利于发起真正大菩提心的意乐。

  再者, 曹魏康僧铠 所译《无量寿经》下卷中有提到“三辈念佛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之文,为了配合此文的实践,故不得不针对个人欠缺的部份(对菩提心内涵模糊及不了发心机制)作一补足,以激起发菩提心的动机,这就是撰写本文的目的了。 寂天 菩萨在其著作《入菩萨行论》所云:

  “诗韵吾不善,岂敢言利他?撰此为修心。循此修善故,信亦暂增长,善缘等我者,见此容获益。”

  二、菩提心的名义

  梵语“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具足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或“无上佛道”的意思。《大般若经》云:“善现言:如来常说菩提,以何义故,名为菩提?佛言:证法空义,证真如义,证实际义,证法性义,证法界义。假立名相,施设言说,能真实觉,最上胜妙,故名菩提。不可破坏,不可分别,故名菩提。”

  又罗什大师注《维摩诘经》曰:“菩提者,盖是正觉无上之真智乎。”

  故知,〝菩提〞即是“觉证真实”之义。

  〝心〞者,梵语〝质多〞,即是“虑知之心”(《摩诃止观》)《述记》云:“此心虽妄,菩提道心,悉由此发。”

  综上“菩提”与“心”的定义可知,所谓〝发菩提心〞,即是“发起求证无上佛果,觉证法界实相之心”的意思。

  而所谓的“法界实相”,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本是不可以妄心而直接缘虑的。然而,却可以透过听闻正法、如理的作意,而缘念“最清净法界等流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摄大乘论》),进而契入法界中道实相理体。至于缘念之法,《大乘起信论》有云:

  “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所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观无量寿佛经》亦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 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

  因此,菩提心的修行证悟,是要在言说思念中去修观的,决非闭口不说,抑心无念,而“妄想取一空”的。又《大般若经》云:

  “善现白佛,初发菩提心菩萨何所思惟?佛言:恒正思惟一切相智。”

  这说明了初发心菩萨,不应只停留在上求下化的愿心(事)层次,而应对一切法之实相(理)智做思惟观察,方能契入菩提觉体。至于如何是“一切法之实相智”,将于下一章节探讨。

  三、菩提心的心体

  此一章节的独立提出,乃因若对菩提心的理解,若仅只是事相上的上求下化,则见理不深,或能适合信行人的修持。然对于凡事追根究底,重于思惟的法行人来说,这是不够的,甚且不能引发生起真正菩提心的意乐的。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下云:

  “若人发菩提心,以有所得故,于无量阿僧祇劫,修集慈悲喜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当知是人不离生死,不向菩提。何以故?有所得心 …… 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人发菩提心,应当观察是心空相。”

  为了这个缘故,实有必要对菩提心的真正、究竟内涵做一较深入之理解的。

  菩提心的心体,若依《起信论》来判摄,古来大德或就“真如门”边说是以“真心”为自体,或就“生灭门”边说是以“信、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五根为自体。“真心”是约果位菩提心的“真实平等”说的,而“信等五”则约凡夫位菩提心的“修行增上”说的。综合上面二种说法,菩提心的心体其实可以“众生心”来说明。《起信论》的“一心二门”即圆满地代表了菩提心从发心到成佛过程中的自体。

  菩提心是大乘法的核心,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本论以“众生心”为大乘的法体,如文云: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指众生心)到如来地故。”

  这与一切诸佛菩萨皆因发菩提心而成就佛道,意义相近。因此,菩提心以“众生心”为心体,实是理所当然的了。

  论中又云: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众生心”能“摄一切世出世间法”,这不就是“法界”义吗?如此说来,“众生心”即是“法界”了。 天台宗 认为“心即法界,法界即心”,“一念即是三千,三千在一念心”,这正好说明了《起信论》所说的“众生心”即是 台宗 所指的“法界心。”

  天台宗 明“法界心”是以一念三千之不思议境心来表示的。以不思议一心三观之智,观一念三千不思议之境,皆是不思议之圆融三谛,最后会归于境(三谛)智(三智)不二之中道实相。如《摩诃止观》卷五〈观不思议境〉云: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三世间与十如是相乘),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 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众生介尔阴妄之心,任运恒具三千世间,这三千世间是百法界、十如是和三世间(五蕴、众生、国土等三)相乘的不可思议境,皆是“实相”。如《法华经》〈方便品〉云: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是故,“十如是”皆是“实相”,一切法希皆摄入此十如是中。因此,“三千世间”与“一念”咸是实相。实相之义,玄妙深绝,难以意会,不假言宣,唯证相应。中论云:

  “空则不可说,不空不可说,空不空叵说,但以假名说。”

  实相之体,离一切相,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无;即一切法,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有。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说似一物即不中。亦不离内、外、中间乃至一切法而别有自性。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照不二。不可思议,无名可拟,无法可媲,只能以“假名”勉为说之。又如《法华玄义》云:

  “实相之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此从不可破坏真实得名。此实相者,诸佛得法,故称妙有。妙有虽不可见,诸佛能见,故称真善妙色。实相非二边之有,故名毕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异,故名如如。实相寂灭,故名涅盘。觉了不改,故名虚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来藏。寂照灵知,故名中实理心。不依于有,不附于无,故名中道。最上无过,故名第一义谛。”

  实相随种种义边,故有种种名,实则其体是一。众生现前一念心性,即是实相,佛所证悟亦不离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华严》云:

  “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慧文 禅师依于 龙树 菩萨所着《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的偈文,建立一心三观的观法,智者大师则用“三番转读”(此不赘述)来解释《法华经》“十如是”即是圆顿之“一心三谛三观”的实相。因法法皆具十如故,以圆融三谛三观历一切法,则法法皆是不思议一心圆融三谛三观。《摩诃止观》卷五对此亦有详细的说明。彼文云:

  “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 …… 一众生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众生,非一非一切; …… 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

  又云:

  “若法性无明合,有一切法阴、界、入等,即是『俗谛』;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即是『真谛』;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义谛』。如是遍历一切法,无非不思议三谛。”

  以上历诸妙境,结成圆融三谛。《止观》又云: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历一切法亦如是。”

  以上结成三观。

  三观是能观之智,三谛为所观境,能观智即是所观境 (一念即是三千),境智不二,皆是不可思议中道实相!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菩提心的心体即是“众生心”,“众生心”的“一心二门”与 台宗 的“法界心”、“一念三千”、“一心圆融三谛三观”的意义相同,其究竟处,无非是“中道实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菩提心是大乘法的核心,所以菩提心的心体即是“不可思议中道实相”可以明矣!

  四、菩提心发起的机制

  《摄大乘论》云:“诸菩萨于诸法因(所知依)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

  上一章节谈到菩提心的心体,了知菩提心的“根本依”即是“众生心”,也就是菩提心的正因,善知因相,即能获得缘起正见。菩提心的生起即是依此“一心二门”之心体而得熏发。如《起信论》云: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盘。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

  这段引文可以用来说明,菩提心(净法)的发起,是依于“一心真如”(真如门)熏习无明为因缘力,于妄心(生灭门)中发起厌离生死,乐求菩提的动机。因此,生死凡夫能顷向于正觉。这当中是以真如为根本净因的,而真如的熏习,本论说有二种,文云:

  “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前者的熏习义,是由内法力的熏习。论云:

  “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 …… 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真如法具足无量无边的称性功德,有不可思议的业用,为众生作见佛、闻法等境界的可能性。这是从众生心自内发的,是众生之所以能向上、向善的潜在因素,发菩提心的根源亦从此而来。接着论云: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 …… 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有断烦恼入涅盘者,则无是处。 ……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盘,修习善根, …… 。”

  众生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外缘力,大悲愿力摄受,而得增长善根,属“真如用熏习”,这看起来好象是在外的,而实际上是清净法界的等流,一心真如的大用。因为佛菩萨之所以能为众生的外缘力,乃因证悟真如实相,故能现起三业不思议用,作众生的“境界性”。由此可之,外缘力其实是自心真如作用的。是故菩提心的熏发,必须在因(真如自体相熏习)缘(真如用熏习)和合的情况下,方能成办的。这种以真如为本,任运显现出内外因缘和合熏习而发起菩提心,实在不可思议。因此, 智者 大师于《摩诃止观》〈发大心〉一章,即从推拣四性(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无生中,以不可思议之“感应道交,而论发心”。众生能妙感,诸佛能妙应,这与《起信论》的说法大同,实在是高论。

  以“感应道交”来论发心机制,是总说。若分别显示,则有种种不同因缘。《摩诃止观》所举甚为齐全,今特列出:

  “诸经明种种发菩提心,或言推种种理发菩提心,或睹种种相发菩提心,或睹种种神通,或闻种种法,或游种种土,或睹种种众,或见修种种行,或见种种法灭,或见种种过,或见他受种种苦而发菩提心。”

  又《发菩提心经》云:

  “若菩萨亲近善知识,供养诸佛,修习善根,志求胜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乐大乘,求佛智能,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发于无上菩提之心。”

  这是就发心菩萨自身所必须具有的内在德行而言,以此为必备条件,再遇种种外缘,如上《摩诃止观》所说,即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了。

  五、趣发菩提心的要素

  发菩提心,本是为了成就佛道的,然而却有众生在修行的过程中,成为败坏菩萨,或退回二乘,甚至邪知邪见,毁谤大乘经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若不了这其中原因,是无法发起真正大菩提心的。

  大乘经论中明菩萨发心,大致依止三心,明菩萨行,其内容略有不同, 但归趣是一样的,今特列表说明如下 :

  大乘三心比较表:

  由上表可知,菩萨发心,总合的说,约有四事。即“菩提心”、“大悲心”、“般若见”、“种种行”。此四事皆是发起菩提心的内容与要素,开之为四,合而为一。菩提心是总,其它三心是别,发菩提心,须不离开余三心的。就凡夫位启发菩提心,修“悲”、“智”、“行”三心,能得圆满菩提果。因修“直心—般若见”的正念真如法,而证得法身;“深心—种种行”修集一切善行,能成报身,以“大悲心”饶益众生,能起化身。三身合一,即是圆满佛陀了。

  然发心内容有浅有深,有的偏重于正念真如法。如说“所言菩提心者,离一切性”,“自心本来不生,自性空故”(《菩提心离相论》,这重于般若无所得。若因此而沉空滞寂,不能起悲心悲事,发自度度他的宏愿,则易堕入二乘窠臼。若说“但念真如,不必修种种善行”,如此执理废事,则成外道邪见,入恶取空中。这正如《起信论》的问答文云: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天台云:断尘沙惑者,正指此)。若人修行一切善行,自然皈顺真如法故。”

  修善法来对治烦恼恶习,以归顺于真如,能消除三障,增长福慧。故 天台宗 之《法华三昧忏》,即依此原理,修“逆顺十心”,以达到净除诸障,增长善根,明静智能的目的。

  又有的人偏重于度化众生,而却不能平等慈念众生,致入爱见大悲,成败坏菩萨。有的虽修种种广大善行,做种种教化事业,欲成佛道。然内心缺少对一切众生平等悲济的同体心,亦无般若空慧的方便,故仅成人天二道福行,还是凡夫一个,二乘尚且不成,何况佛道呢!

  因此,发菩提心,决心成佛,须具足大悲心、般若见、广大行三种要素的。初学者或可能因宿世所栽培善根不同,而有所偏重,然若能不舍其它要门,随缘补足,则菩提心必定能日日增长,不会退转了。

  六、发菩提心与众生之关系

  发心修行佛道,为的只是要断惑证真,还我本来面目。那末,何不直接正念真如呢?诸经教人发大菩提心,除了“上求佛道”外,还教人要“下化众生”,这是为何呢?“佛道”不就是成佛吗?为何还要度众生呢?《金刚经》中,佛教发菩提心菩萨住心及降伏心的办法,文云: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 …… 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盘而减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又《信力法门经》中云:

  “诸佛因中设有苦恼,尔时乃缘众生作意,转复多作增长不退。”

  诸佛在因中修菩萨行时,是缘众生作意,来消除苦恼,增上道心的。佛这么作,亦教诸菩萨这么作。这么说来,“众生”与“成佛”必有很大的关联。《普贤行愿品》中有云: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因,成等正觉 ……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这说明就更直捷了当了!原来菩提是属于众生,而不在诸佛。故《无量寿经》断然的说:

  “佛心者,大慈悲心者是。”

  佛心就是大慈悲心,那“与众生乐,拔众生苦”的慈悲行,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本来,佛这么说,我们就照著作,信顺佛语就可以了。然而佛陀也教弟子们不要随便就相信未经“自觉”(如理作意)过的话,即使是佛说的也一样(《羯腊摩经》)。再者,如理思惟(四预流支)是入道的前方便,它帮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且精准地认识真理,并下决心去实践真理。因此,对“菩提心与众生之关系”的问题,实有再深入思惟的必要。

  由前面第四章节知道,众生在凡位,为无明所覆盖,流转于生死中,却无时无刻不受真如的熏习,而终能成就佛道。真如的熏习,是遍一切法(有情无情境)的,这是怎样的互动关系呢?《摩诃止观》举喻云:

  “如子堕水火,父母搔扰救之。”

  “父母”喻“诸佛”(真如等流,故同于真如),“子”喻“众生”,母子天性,故能感应道交,任运慈济。《止观》又云:

  “净名云: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大经云:父母于病子,心则偏重。”

  父母的关爱子女,是无条件的。茹苦含辛,鞠养殷勤,推干就湿,毫无怨言。子女若病,父母必闷闷不乐,对子女更是照顾有加,无微不至。诸佛之对待众生,亦是如此。故能“动法性山,入生死海”,“不起真际为众生”,做闇夜之明灯,苦海之舟航了。同样的,子女若得快乐幸福,父母亦满心欢悦。如《普贤行愿品》云: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诸佛与众生,同一真如。以同体的缘故,所以能兴大慈悲,拔苦与乐,毫不勉强。故说“诸佛无心,以众生心为心;真如无相,以诸法相为相。”

  博地凡夫,发菩提心,欲证真如,则必须随顺真如法性,常念真如,观真如德行(慈悲济物,感应道交等),起而随学,如《起信论》云:

  “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真如体相),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真如用),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盘。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这是教众生要随顺真如法性的无所住而行,不落于二边,正处中道而发菩提心。论中又云:

  “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盘。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真如法性,具有无尽义、周广大平等义、究竟寂灭义,故菩萨随顺法性,依此三义而发愿度生。

  菩萨观察真如法性有无量无边的称性功德,起而随学,以此为趣向,于自心建立一切菩萨行,则无量无边的发心要素,皆揽入其中。在历经无数大劫的精勤修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于功圆德满,熏入法性,与真如无二无别了。

  七、正发菩提心之观法

  正发菩提心之前,须先对前面所说与发菩提心有关之项目作深入的理解与思惟,以帮助发起菩提心的增上意乐。若行者于菩提心体(即不可思议一念三千境智不二的中道实相理),发菩提心的机制及趣发要素,有了决定的胜解,对众生产生真实的悲悯,决心随顺真如无边性功德,而发起殊胜(随顺胜义)之菩提心,应当作这样的观想与发愿。(以下依《摩诃止观》)

  先缘想现前介尔一念妄心,即具三千性相,无非不思议圆融三谛之中道实相(不思议境)。既深识不思议境,知一苦一切苦(含苦因苦果 — 俗谛)一切苦一苦(真谛),非一非一切(中谛)。“自悲昔苦”,造种种恶业,沦落三界,备历辛苦。“自惟若此,悲他亦然。思惟彼我,鲠痛自他(指悲愿习成,伤之至甚),于是起大悲心,依三观智,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的宏愿。

  “众生虽如虚空,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誓断无所有之烦恼。”(空观愿)

  “虽知众生数甚多,而度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断无底之烦恼。”(假观誓)

  “虽知众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断如实相之烦恼。”(中观誓)

  又识不可思议心,知一乐心一切乐心(俗谛),一切乐心一乐心(真谛),非一非一切(中谛)。“我及众生, 昔虽求乐,不知乐因,今方始解”,于是兴起大悲心,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宏誓。

  “虽知法门永寂如空,誓愿修行永寂;虽知菩提无所有,无所有中吾故求之。”(空观誓)

  “虽知法门如空无所有,誓愿画绘,庄严虚空;虽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虚空中种树,使得华得果。”(假观誓)

  “虽知法门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证非得,以无所证得,而证而得。”(中观誓)

  以上解说发愿,虽有空、假、中三观的次第,但真正修发时,一心即具三谛三观。慈悲的誓愿与不可思议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慈悲即智能,智能即慈悲;无所缘念,而能普覆一切,这就是真正发菩提心了。

  这样的发菩提心,并不局限于何时、何地,日常生活,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出入往返,皆可依之而发。然初学行人或有业障,昏沉散乱,人、非人扰乱等因素,无法修发,则须有前方便。应先忏罪(如修法华三昧忏)集福(如修普贤十愿),至心归投三宝,念众生恩,思惟法界一切有情,皆曾是自己无数世之母亲,思报母恩。如此则能使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悲心涌现,无上道心勃然而发了。

  八、结语

  发起真正大菩提心,是很难得的。如《华严经》中云:

  “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前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广大(参阅《四十华严》〈发心功德品〉)。经由菩提心的念念熏修,则一切所做所修,皆能时时任运地滋长成佛的功德,即使“睡眠放逸时,功德亦不断,其量等虚空”(《入菩萨行论》)。这是因为“菩提心的修习重点,是以强而有力的彻底利他之观想与实作,来转化自身的无明。因此能根本地减低行人的我、法二执,趋向中道实相的法界体性,从而使行者能快速地证入圆满佛慧。”(《菩提心修要讲纲》序)

  本文的写作格式,有事有理,初则“为事以寻理”,末则“因理而圆事”。在事修的发心虽是全依《摩诃止观》,在说理的部份,则兼引《起信论》之文及用 台宗 之教理来解析,这是因为此二者的立论较严谨,且内容丰富而完备,最是能发起行者大乘的信心。尤其在“发菩提心机制”部份,二者竟有异曲同工的结论。以“真如体相用的熏习”与“佛的感应道交”来斗合,自力与佛力,两者皆“不可思议”。因不可思议故,只好用“母子天性”,“鲠痛自他”的譬喻来描述菩萨的发心,使行者油然的生起同体大悲心,从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任运发起大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而这一切的大心大行、大慈大悲、大智大愿,无非是为了随顺真如法性的无量称性功德,从而证入法界的大总相法门体—真如中道实相,开显心性本具的无边德用而出发的,这就是“万善同归”的真实意义了。

  前面说过,本文对菩提心的探究,是为了配合《无量寿经》之“三辈往生净土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的圣训,从而了解并方便发起菩提大愿心,以利净业的成就。透过对发菩提心内涵的详究,及“自他不二”的理解知道:“彻底的自力(自心的真如实相),即是彻底的他力(诸佛 — 证真如故),相信自心故相信弥陀,念佛即是念自心。发菩提心与念佛其实内涵是一样的,皆是为了开发心性的实相。透过如此的正知,必能对念佛法门生起真切的信愿而无疑惑了。最后,做个总回向 — 普愿法界众生皆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同归一实大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参考书目:
  一、《发菩提心经论》(天亲菩萨造、大正 32 册)
  二、《广释菩提心论》(莲华戒菩萨造、大正 32 册)
  三、《入菩萨行译注》(寂天菩萨造、如石译注、谛听)
  四、《摩诃止观述记》(智者大师着、宝静老法师主讲、显明长老补述、止观弘法印经处)
  五、《大乘入道次第》(唐智周法师撰、大正 45 册)
  六、《菩提心义》(唐潜真法师撰、大正 46 册)
  七、《大乘起信论讲记》(印顺长老讲、正闻)
  八、《成佛之道》(同右)
  九、《摄大乘论讲记》(同右)
  十、《佛说无量寿经讲义》(性梵老法师着、无量寿)
  十一、《安乐集讲义》(性梵老法师着、世桦)
  十二、《菩提心修要讲纲》(法藏法师编讲、谛听)
  十三、《天台宗入门讲义(下)》(同右)
  十四、《法华三昧忏仪轨》(法藏法师编注、僧伽)
  十五、《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 唐斐休 居士述、卍续 103 册)

  • 上一篇:从法句譬喻经浅谈佛教业力思想
  •   下一篇:佛教的道场名称
  • 本篇有 人阅读
    • 最新图文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