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是从印度传来的,起初本来都是用梵文写的,到了中国,许多译经的大师,才把梵文译成汉文,使中国人能够读诵、解说、受持、修习。但是语言和文字,是时时在变迁着,到了现在,一般社会上所运用的语言文字,早已不是从前译经时所用的语言文字了。语言文字,既已发生了变化,佛教教义的传布,也就受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在现在的弘法工作中,用现代的语言文字来解释佛法,已成为最迫切需要的任务了。
《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部经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为日常修持的功课。在我们早晚的课诵文中,也有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内容。普贤的十大愿,在很多丛林的早晚课中都会念到,主要是因为这部经典的修行法门,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太重要了。
圆锳老法师七十初度之辰,弟子辈以祝暇请;师曰:吾侪修出世法,尔等欲以世俗陋习相渎,修持谓何矣?顾弟子辈以师德腊俱高,无以将意,若有不能已者。斌曰:法师一生,说法度人,愿力弥广。所著阿弥陀经讲义乃度生宝筏。原阿弥陀佛大愿,普摄十方念佛众生,同往西方授记作佛;与佛同一无量光寿命。法师讲义,即宏此义,以此言寿,何寿如之!以此为祝,则世法转成佛法,且可宏法于无尽。吾侪印送此书,以当祝暇,庶几不违诰诫,而弟子尊师之意,亦可得达。乃以此意请,幸蒙首肯,弟子亦欢喜无量。乃书其缘起于此,即以为老法师寿。
大势至菩萨根大的这种圆通,若是对十方众生来说,他是第一。那么,在这二十五圆通之中,文殊菩萨选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那为什么不选择大势至菩萨这念佛法门做为圆通呢?就因为我们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的耳根很利,容易入道,容易成就三昧的这种功夫。所以文殊菩萨为娑婆世界选这个圆通,以观世音菩萨这耳根圆通是最为第一。
岁己酉,台湾光复节日,师应台中莲社青莲谦益两念佛班之启请,为讲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学佛须知行解,由解而行,方能入道,解而不行,是为说食数宝。楞严佛问修行之法,二十五大士相继应对,势至为其中之一。此等大士,皆是证果位者。证果位即为圆通。汝等不知如何念佛,实由不圆通故也。圆者无偏,通者无碍也。例如无念而念一语,凡夫无能解之者,盖“无念”一词易解,“而念”一词亦易解,合之则难矣。然若圆其理,自无矛盾之感。证圆通之法,就根尘识修之皆可,大势至菩萨以念佛而得圆通,所念何佛,不敢断定,而念佛之法,可以相通。汝等皆修弥陀净土,学此章后,自知如何念佛,否则纵然念之,实为唱佛耳。此章详述,需时甚久,今限于五小时,仅发其要义而已。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故将此章,列于三经之后,而以《普贤行愿品》殿之,以成净土法门之一大缘起。
金陵《净土四经》板,已经模糊。修净业者,苦无最清爽之读本。因为铸板,以《势至念佛圆通章》,附于三经之后,称为《净土五经》。若论法门缘起,宜以《无量寿经》为首。今为便于读诵,故以《阿弥陀经》为首。阅者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