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分享加载中

佛陀为什么要涅槃?

作者:照灯法师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灵岩灯   时间:2018-03-31 16:52:28

  为了不让众生,生依赖佛的心,骄傲、放纵、厌烦、懈怠……贪恋五欲,产生错误颠倒的思想和见解,造无边的恶业,感生死轮回的苦报;

  为了让众生,兴起佛世难遇的想法,恋慕、渴望、敬仰佛,从而珍惜、相信、理解、修行佛法,成就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断惑成佛的境界。

  所以,如来虽法身常住不灭,但仍要方便示现涅槃。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涅槃的纪念日,愿佛教信徒,感恩佛陀慈悲教化众生的本怀,正信、正解、正行佛法,修福修慧,早成佛道。

  上述所说,《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是这样讲的:

  “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如果佛常住世间,福德浅薄的人,会生依赖心,不会立即珍惜、信仰、理解、修行佛法,这样就无法种下断烦恼、了生死轮回、直至成佛的善根。

  这些人(贫穷下贱的人),还会因贪爱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不知不觉产生错误颠倒的思想和见解,造无边的恶业,招感生死轮回的种种苦报。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于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贪恋五欲的人,见佛常住世间,会骄傲放纵、不守规矩,并生厌烦懈怠的心。

  不会产生佛陀难遭遇的想法,对佛、对三宝,没有丝毫恭敬心。

  所以如来方便说:比丘应该知道,诸佛出世,是很不容易遇到的。(不单对比丘言,广指对一切众生言)

  “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福德浅薄的人,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的漫长时间,有的见到佛,有的没有见到佛。

  因此,我说:各位比丘!如来是很难相见的。

  这些众生,听到我这样说,必然产生,佛难遭遇的想法,恋慕、渴望、敬仰佛,珍惜、信仰、理解、修行佛法,从而种下成佛的善根。

  所以,如来虽然不是真实灭度,但要方便说灭度、示现灭度。

  “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自无量劫以来,为了度化众生,所以方便示现涅槃。

  其实,我并没有灭度,一直住在娑婆世界,为众生说法。

  我用一切神通力,让烦恼、颠倒、愚痴的众生,虽然与佛近在眼前也看不到佛。(不让众生见佛的原因,前面己经祥说,此不多解。)

  注:

  一、娑婆世界,指我们所在的世界。

  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二、涅槃,又叫灭度,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有余涅槃”,指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身体尚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余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余涅槃”或“无余依涅槃”。

  “无余涅槃”,指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余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余涅槃”。(变易生死,指心念境界的增长变化。)

  涅槃,又叫灭度,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轮回生死)、变易(心念增界增长变化)两种生死。

  阿罗汉灭的是凡夫的见惑思惑,度的是分段生死,这种解脱生死的涅槃境界还不是究竟的,因为还有尘沙惑、无明惑,需要灭(断)除;变易生死,需要度脱。

  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是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

  在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中等,无明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涅槃的意义,深奥难懂,简单讲是指,佛己断尽一切烦恼,智慧、福德都己圆满,自在解脱,没有生死、轮回的苦,他有“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如月亮的光,遍一切时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报身如月,明亮圆满;化身如水中月影。

  佛陀涅槃,如水干不见月影,象佛的化身离开人间一样,但真实的月亮依旧高悬天空,光明普照,如佛的法身,常住不变不灭,与我们同在。

  众生需要依佛教诲,精进修持,才能由觉悟而见佛成佛。

  • 上一篇:住持三宝与自性三宝的关联
  •   下一篇:人们为什么喜欢真花?
  • 本篇有 人阅读
    • 最新图文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